黑白交錯 | 水 歌

置身於鬧區的街頭,我們無不被各式絢爛的色彩所包圍,無論是巨大的屏幕、明亮刺眼的招牌,又或是逐漸消逝的霓虹燈,都在爭奪我們視覺中的那些短暫注意。

即使是曾經只有白底黑字的E-link電子書閱讀器,在不斷的技術突破下,彩色墨水屏的技術也逐漸成熟,召喚一波新舊用戶入手嘗鮮。似乎五彩繽紛的色彩,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顯學,但是如果將視角轉為單純的黑白,實會發現另一番意趣。

回首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畢加索的黑白畫作,無疑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他擅長利用線條與色塊,來捕捉人體的本質形態,剝除了外在的色彩,只留下最簡約而富於張力的視覺效果。即使是單純的黑白,卻能傳遞出深沉的情感與內在追尋。

《Remains when we were anybody》,金大現,2022年。

經典的《格爾尼卡》有如黑白的夢靨,傳達對於戰爭的殘酷反思,在去除了色彩帶給我們的不同反應後,反而更加強化明暗效果,在平面的抽象效果間,帶來有如立體的物件的視覺衝擊。

單調的色彩可以是一種解放,不用顧慮彩色的搭配組合,賦予更深沉內斂的情感表達,讓觀者更容易投射情感於作品之中。

也許這就是許多的攝影愛好者,依舊鍾情於以黑白的方式,記錄這個世界的理由。在濾掉色彩後的世界,其實更顯靜謐真實。其實有時候不是外求,而是自省。呼應着佛教禪宗的藝術世界裡,多以黑白來構築一方天地的偏好,一如枯山水的黑白石院,以及六柿圖裏幽微的空間與物像關係,超越色彩的絕對,於無名之間,覺知自身的心靈反應。

《格爾尼卡》,畢加索,1937年,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

亦如韓國當代藝術家金大現的創作,以「存在」和「輪迴」為脈絡,在一幅幅黑白的插圖創作中,一併思考着人與世界的關係。黑白分明的線條,結合頗富寓意趣味的畫面,於灰暗的筆觸中,穩定浮動的心,體會畫幅之外的無盡意。

或許沉浸於單一的色調中,我們更能夠清晰觀照當下,獲得更深刻的洞見與靈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