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建立健全的飲食習慣 | 陳美齡

在育兒過程之中,我非常重視的就是「飲食教育」。培養小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他一生受用。

中國飲食文化注重體質,吸取符合自己體質的食物,可以令孩子身體保持平衡,有助身心成長。體質用最簡單的方法來分析就是,熱或寒,實或虛,濕或乾。家長要小心觀察孩子們的體質,然後教導他們如何配合自己的體質來選擇食物。「寒底」的孩子要多吃東西來保溫,「虛底」的孩子要吃多一點有營養的食物,「乾底」的孩子需要吃多些潤滑的東西。每天吃飯時,我都會叮囑孩子們看清楚食物的功能,和考慮該食物是否適合自己。如此這般,可以幫助孩子作出聰明的食物選擇。

我時常和孩子們一起買菜和做飯,他們都喜歡烹飪,做得比我更講究。

除此之外,也要小心食物裏面的添加品和太甜、太鹹、太油膩的東西。這些東西對小孩子的身體會有不良的影響。因為小孩子的身體比大人小,吃同樣的食物,壞的影響會更加嚴重。

小時候,我不容許我的孩子們喝太甜的汽水。因為糖分容易被吸收,令到孩子過度興奮,過後又會覺得低落。情緒一高一低,孩子煩躁,容易哭容易鬧,不能集中。這不但令孩子不能安寧,更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影響。更不用說,攝取過量糖分,可能會令他們肥胖和增加他們得到糖尿病的可能性。汽水唱多了,胃口也會不佳,令孩子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從小我把這個道理解釋給孩子們聽,他們真的很聽話,不喝汽水,到現在也沒有喝甜汽水的習慣。

我們家裏也不吃即食麵,因為除了添加品多,卡路里高之外,熱量和油會令到塑膠分泌出影響人體荷爾蒙的物質,對人體非常不利,所以我是盡量避開給孩子們吃即食麵的。建立健全的飲食習慣的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教導孩子自己做菜,喜愛烹飪。從小學做菜不但可以鍛鍊頭腦,更可以讓孩子認識更多有關食物的種類和效能。我時常和孩子們一起去買菜、做飯,三個兒子都喜歡烹飪,會做各式各樣的菜式和甜品,做得比我更講究。

其次,因為我自己比較偏食,有很多東西我都不喜歡吃。朋友都說我這偏向很可惜,所以我希望孩子們能欣賞所有食物。從小我為他們提供各種食物,令他們能欣賞世界的美食,這努力有很好的成果,孩子們沒有對任何食物有抗拒。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孩子不浪費食物,對能得到足夠食物有感恩之心。為了讓他們了解食物的來源,我在家裏培養蔬菜,例如番茄、茄子、香草等等。這樣孩子會知道要收成不容易,明白要珍惜所有食物。

強健的身體是愉快人生的基本條件之一。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是家長能送給孩子們最佳的護身符。抵抗力高,健康快樂的孩子,做甚麼事情效率都會好,遇到困難也容易找到解決方法。所以我鼓勵家長,為孩子建立一個最適合他們的飲食習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