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成員英國留學 被舉報濫用公屋 網民分享複雜感受

更新時間:13:00 2025-01-20
發佈時間:13:00 2025-01-20

為了打擊濫用公屋的行為,房委會上周三(15日)推出了「舉報濫用公屋獎」計劃。一名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分享了她目睹舉報的經過,表示自己的感受非常複雜,並感到些許惋惜。

這位女網民在帖文中提到,她親眼和親耳見證了公屋舉報的現場,但並未說明自己為何會在場。她指出,舉報者在致電時並未提供屋主的聯絡資料,僅有一名公屋成員的Instagram賬戶,並要求當局根據該賬戶展開調查。

舉報者稱該家庭濫用公屋的理由是因為有成員在英國留學,並最後附上了一句:「係咪成功就有3000蚊?」目擊者表示,雖然濫用資源是錯誤的,但舉報文化同樣可能造成社會的分裂,讓她感到不知該如何評價。

 

她隨後補充說,她認同當局的舉報計劃,認為這一措施直接而有效,但她的親身經歷讓她感到不舒服。她表示,雖然對被舉報的人沒有特別同情,但也不會抱著「踢走一個」的心態,只是覺得整體感受非常複雜,帶著些許感慨。

帖文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網民支持舉報濫用公屋的措施,認為如果沒有濫用,為何要擔心被舉報?他們認為公屋的初衷是幫助有需要的人,虛報資料會影響真正需要的人。有網民直言,看到許多人駕駛豪華車輛卻住在公屋,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對於這個舉報事件,有人質疑證據的充分性,認為如果家庭成員有獎學金或其他親屬資助學費,留學並不一定代表有錢。另一位網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表示曾經是留學生,靠兼職和自己的儲蓄生活,並不代表家庭經濟寬裕,認為對留學的偏見是過於誇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