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00 2023-08-17

截至昨日(16日)午夜12時,首輪「建造業外勞計劃」的申請已經截止,發展局收到了11份申請,總計涉及3910名外勞。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表示,業界對於首輪申請持謹慎態度,未來將根據社會需求和吸引年輕人入行的情況進行調整。
伍新華在電台節目中表示,首輪申請數字接近預期。建造業的工作與其他行業不同,因為涉及不同的工種和工序,按照次序分批申請是很正常的。他相信前期輸入的外勞主要與結構工程有關,例如紮鐵和釘板等工種。

他還指出,由於輸入外勞需要雇主負擔住宿、交通和培訓基金等費用,成本相對較高,整體成本可能較聘請本地工人高。目前,通過建造業議會的協助,已經將原本位於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改建成中央宿舍,提供8000個床位給輸入的外勞居住,同時也可以安排旅遊巴等交通接送,相信能夠暫時解決住宿和交通問題。雇主還可以考慮在工地內設置臨時住所給外勞,但這需要時間進行設計和規劃。
談到培訓,伍新華表示,輸入的外勞在技術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工地經驗並通過了考核,最主要的是培訓他們對香港工地的認識和安全意識,因為香港對於工地安全的標準和要求較內地更嚴格。
對於未來是否增加輸入外勞的數量,伍新華表示,業界更傾向培訓本地工人,未來將根據社會需求和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的情況進行調整。
工會指有僱主以低於市價聘請員工
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工會不贊成輸入外勞,但目前人手確實不足,只能勉強接受。他提到部分僱主存在假招聘等問題,舉例來說,吊機操作員的日薪大約是千多元,但勞工處的招聘廣告要求10年工作經驗、中英文書寫能力,而日薪只有700至900元,他質疑這樣的要求是否適合工地上的實際情況。他提到,一些僱主可能以低於市價的待遇聘請員工,這可能對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構成威脅。
他又指地盤工種好多,地盤會有一段時間不需要某類工種的工人,大部分本地工人是日薪制,但外勞則是月薪制,僱主不會因外勞休息而聘請本地工人,又指根據澳門10多年的經驗,本地工人百分百淪為後備。



梁敬國:人手不足自然需要申請輸入外勞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認為,現時輸入外勞人數正常,因應未來的工程量,人手不足自然需要申請輸入外勞。至於何炳德提到有關假招聘等問題,他指自己也有所聽聞,但相信現行機制行之有效,勞工處也會進行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