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意大利正式抗議張家朗奪金 國際裁判分析賽例:絕不可能推翻賽果

更新時間:17:38 2024-07-31
發佈時間:17:38 2024-07-31

「香港劍神」張家朗在巴黎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中擊敗意大利選手馬治(Filippo Macchi),成功衛冕,但意大利劍擊聯盟不服裁決及裁判安排,向國際劍聯(FIE)及國際奧委會(IOC)提出正式抗議。國際劍擊聯會裁判、前香港女子花劍選手廖文希今日(31日)指,賽例亦無規定選手「鄰近地區」的裁判不能參與,FIE嚴選的裁判亦不可能有偏袒,相信無論上訴結果如何,張家朗的金牌成績都絕不可能被推翻。

意大利劍擊聯盟指控,中華台北與香港為「鄰近地區」,因此黃皓志不應參與是次比賽的裁判工作。惟廖文希今早在商台節目指,FIE對於裁判的選擇有嚴格規定,會先按洲分選取一群裁判,再由裁判委員會按經驗等因素定下人選後,在賽事前透過抽籤決定具體執法的場次,相關裁判在開賽前的很短時間內才會知悉自己負責哪一場。她翻查FIE的規則,當中只說明裁判與在場的劍手不可以來自同一地區,沒有所謂「鄰近地區」的說法。

談及現場裁決,在14:14「決一劍」時,張家朗埋身一刺與馬治皆刺中對手,裁判在翻看比賽片段後判定得分無效,須重新作賽。第二劍張家朗與馬治再次同時出手刺中對方,裁判再次判定無效,直至第三劍才分出勝負。

廖分析,要是賽後翻看片段,第一劍應判張家朗得分,因為馬治有後退動作,而張有「撈空」,即嘗試撥開對方的劍而沒有成功,進攻優先權應在張身上。但因現場的主裁判與南韓籍的錄像裁判意見不一,按例需要取消這一劍。不過她也理解現場氣氛緊張,尤其是決賽定勝負的一劍,而且賽例規定裁判看重播片段不可以超過4次,所以不能輕率判決。

至於第二劍,廖個人認為馬治比較佔先,因為起動時間稍早,但只是非常、非常細微的時間分別,所以兩位裁判意見一致,判定為同時得分,重新比劍。第三劍則明顯是張家朗得分,「無論手上、腳步動作,都係張家朗先」。

此外,廖亦表明意大利無論如何上訴,都絕對不會推翻張家朗的金牌,「上訴係唔可以上訴嗰一劍點判,只可上訴程序、安排,例如點解會安排兩位亞洲裁判」。就算假設現場判決有不完善之處,賽果也不可推翻,這是賽例寫得清清楚楚的,因此意大利一方聲稱出現「不可接受的裁決」,這理由不會被接納。

廖表示本身認識黃皓志,雖然他是首次執法奧運賽事,但曾在其他國際級劍擊賽事執法十多年,是很資深的裁判。今次事件令他承受了一定壓力,她昨晚透過文字訊息關心對方,獲簡單回覆「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