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 感染個案創下新高   曾祈殷:如傷口出現紫斑應盡快求醫
更新時間:13:02 2024-06-15
發佈時間:13:02 2024-06-15

最近在日本被俗稱為「食肉菌」或「食人菌」的壞死性筋膜炎感染個案數量創下新高。截至6月2日,已經有977個個案報告,比去年同期的約2.8倍,僅半年時間就超越了2023年的941個個案。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食肉菌」或「食人菌」指的是甲型鏈球菌,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引起壞死性筋膜炎,嚴重情況還可能導致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死亡率高達3至7成。

曾祈殷指出,皮膚傷口是甲型鏈球菌進入體內的入口,導致傷口感染。高風險人群包括長期病患者、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抗生素或接受抗癌治療的人,以及長期患有皮膚疾病如濕疹、香港腳、牛皮癬等的人。最近感染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人也面臨較高的風險。他還提到高風險人士如果患有由甲型鏈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可能會出現咳嗽和分泌物,如果傷口未得到妥善處理,分泌物可能通過傷口進入血液,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情況可能變得更加嚴重。

 

 

他還提到,目前在日本流行的「食肉菌」品種與其他國家一樣,具有高致病性和高毒性,因此更容易引起入侵性感染,使情況迅速惡化。當被問及乾燥皮膚或擦傷是否有感染的風險時,曾祈殷表示由於傷口非常細小且不易察覺,更容易在不小心觸碰時引起感染,甚至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他還提到早期症狀可能很輕微,如一般喉嚨痛、頭痛和發燒,但如果傷口情況急速惡化,出現紫斑或瘀黑,或出現四肢疼痛和腫脹,與皮膚表徵不成比例,就應該格外留意,盡快就醫。

曾祈殷估計,由於日元匯率下跌,遊客數量激增,感染風險相應增加。他建議在擁擠的地方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攜帶酒精消毒液。同時,應妥善處理傷口,避免接觸公共泳池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