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豐大廈三級火│消息指政府計劃7月修例  先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再追收費用

更新時間:13:15 2024-05-17
發佈時間:13:15 2024-05-17

有60年歷史的佐敦華豐大廈在上個月10日發生了三級火災,造成了5人死亡和40人受傷的慘劇。同時也揭露了該大廈長達16年未按消防安全指引進行改善,形成了一個城市的定時炸彈。政府歸納了部分原因,包括業主立案法團難以達成共識,以及年紀較大的業主對改善消防安全工程的認知有限,導致一直未能開始工程。據了解,政府計劃在今年7月修訂法例,允許政府先進入高風險舊樓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然後再向業主收取費用。預計每年可為20至60棟舊樓進行改善消防工程,同時政府也會協助有需要的業主申請市建局的「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如果業主無法支付政府代辦費用,他們的單位將會被釘契。

政府一直關注舊樓的消防安全問題,根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港約有937棟私人住宅和綜合用途樓宇已超過70年樓齡,而樓齡介於50年至69年之間的則有7466棟。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2014年至2023年),消防處和屋宇署共發出了近23萬份指示,但只有約10萬份指示得到了遵從。

 

 

據悉,政府一直在密切關注這個問題,但根據現行法例,政府部門無法介入舊樓進行消防工程的改善。因此,政府早已計劃在今年修訂法例,允許政府以「先付後追」的方式,先為高風險舊樓進行消防工程改善,然後再向業主追收費用。但由於華豐大廈上月發生了三級火災,政府認為有緊急的需要,因此提前在7月修訂法例,允許政府進入高風險舊樓進行消防安全改善。

根據消息,政府將首先為火災風險高的舊樓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例如那些樓齡較高、只有一條樓梯、缺乏其他逃生途徑、水缸不符合規格、消防設備或防煙門維修不良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救火工作。消息指出,這些舊樓的風險非常高,一些業主不願意進行改善工程,而一些年紀較大的業主則無力進行改善工程,因此一直未能遵從指示。政府將根據優先順序選擇高風險的建築物進行代辦。

至於費用追收的問題,消息指出,政府於2017年與市區重建局合作推出了「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到2019年,撥款已增加至55億元,以資助舊樓業主遵守《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提升大廈的消防安全要求。然而,申請者必須是業主立案法團、業主委員會、聘任經理人或已獲得全部業主同意參與計劃。

政府希望在修訂法例後,當政府進入進行消防改善工程後,個別業主可以向市建局申請資助,按照業權份數比例分擔所需費用。如果市建局提供的資助仍然不足以支付全部維修費用,則業主需要自行負擔餘款。如果業主拒絕支付餘款,他們的單位將被釘契。政府的目的不是為了對業主刁難,而是希望業主優先處理消防安全問題,防止佐敦華豐大廈的慘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