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港貨櫃碼頭跌出全球十大  上海續居首位

更新時間:13:00 2024-04-18
發佈時間:13:00 2024-04-18

根據國際航運界研究機構Alphaliner公布的最新貨櫃港口排名,上海去年以約4,915.8萬個標準箱(TEU)的貨物吞吐量位居榜首,年增3.9%,比2019年增長了13.5%。然而,香港首次跌出前十名,排名下降至第11位,被杜拜取代而晉升至前十名。

香港去年的貨櫃港口吞吐量為1,434.2萬TEU,年跌幅為14.1%,連續第七年下降,反映香港貨櫃碼頭處於長期縮小的情況。據了解,香港貨櫃碼頭曾連續11年稱霸全球貨櫃港口吞吐量排行榜,但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在萎縮。

根據數據,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新加坡和寧波,分別實現3,901.3萬TEU和3,530萬TEU的貨櫃吞吐量,年增幅分別為4.6%和5.8%,相比2019年,增長了4.9%和28.2%。排名第四至第九的港口分別是青島、深圳、廣州、南韓釜山、天津和美國洛杉磯/長灘。

事實上,九倉(004)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早前曾表示,香港貨櫃碼頭的情況與過去全球最繁忙港口的景象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區內競爭加劇,深圳和南沙等地搶走了大量貨物吞吐量。他相信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僅難以改善,還可能會惡化,並期望與香港政府合作改善這個問題。

他還提到,由於全球供應鏈和航運聯盟的調整,今年香港港口「失多於得」。一方面,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分別受到旱情和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重新調整市場供應鏈;另一方面,全球航運公司出現了半壟斷的情況,今年初航運聯盟進行了重組和重新分配航線,香港成為了輸家。

根據資料顯示,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和赫伯羅特(Hapag-Lloyd)在今年1月簽署了長期協議,計劃從2025年2月開始合併部分船隊,以挑戰貨櫃航運龍頭地中海航運(MSC),這代表著全球航運聯盟再次進行了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