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雞精班」率先爭崩頭 放寬年齡限制 錄取人數反減︱國際解碼

國考「雞精班」率先爭崩頭 放寬年齡限制 錄取人數反減︱國際解碼

更新時間:17:06 2025-11-07
發佈時間:17:06 2025-11-07

中國有五大難考的公開試,當中只有國家公務員考試(下稱「國考」)設有投考年齡限制,但每年仍有大量符合資格人士,為爭奪加入「鐵飯碗」行列而報考,使之競爭非常激烈。

已沿用三十年的國考門檻早前作出改革,將於十二月開考的二六年度國考,報名年齡已由三十五歲放寬至三十八歲。不過,招錄人數卻同時減少百分之四,是八年來首次縮減,勢必令國考錄取機率大幅降低。當中稅務局、海關、人民銀行等職位,因長年穩居最難考榜首,故率先造就坊間出現不少國考「雞精班」,有些甚至標榜考不到即退錢的「保過班」,吸引大量考生爭相報讀。

由於二六年度國考的報考年齡放寬至三十八歲,令本來即將面臨超齡而無緣參與國考人士,忽然重燃希望。不少網上討論區充斥着「終於等到我」、「可以再拼一次」等留言;有考生更表示,自己三十五歲時剛好錯過報考機會,如今三十八歲仍在職場上漫無目標,這次改革讓他有機會重新規劃人生。今年三十三歲的林林,三年前被公司裁員,之後一直未有搵工,全力準備國考。他表示,放寬年齡限制對他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就算今次考不到還有明年、後年。

國考是中國公認五大難考的考試,亦是唯一設有年齡上限制度,今次改革分開一般考生由以往的三十五歲放寬至三十八歲;應屆畢業的碩士及博士生則由四十歲放寬至四十三歲。

除了設有年齡門檻,考試內容亦相當全面,考生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突圍而出。國考分為筆試及面試兩個階段,筆試設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前者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申論,即針對指定話題,綜合所有資料及個人見解申述及論證;後者則適用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部門,包括法律、行政管理、經濟學等領域。

接着,考生會按其筆試成績,從高到低順序獲得面試機會,當中會進行考察,即查核考生的筆試資料,再以對話方式深入透徹地了解各個考生。最後,獲錄取的考生,須完成體檢及試用滿一年,才可成為正式的公務員。

根據官方數據,二六年度的國考計劃錄取三萬八千多人,是八年來首次縮減規模,較二五年度錄取逾三萬九千七百多人,減少百分之四。國考已於十月二十四日截止報名,接獲三百五十多萬份申請,破歷年紀錄,平均九十二人爭一職位,競爭相當激烈。崗位競爭最高達到七千五百九十一人爭一職位,該職位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瑞麗遣返中心執行隊「一級警長及以下」,僅招錄聘一人,並要求教育學類本科學歷,以及僅限女性。

稅局海關人行最難考

據以往統計,最熱門職位的報考及錄取比例可達數千比一,尤其是稅務局、海關、人民銀行等部門,長年穩居「最難考職位」榜首。相對而言,偏遠地區的基層崗位雖然競爭壓力較小,但因工作環境艱苦、晉升空間有限,報考人數也相對較少,有些職位甚至出現「零報考」情況,大部分是位於西部偏遠地區的前線執法人員,如鐵路公安、海事局等,除了公共科目要過關外,還要求專業性強、報名身份設限等特點,因此門檻較高,符合條件的考生較少。

公務員收入穩定及福利完善,而且裁員風險較低,無疑是一種職場保障,加上人工智能興起,引發不少企業裁減人手,皆令很多求職者寧願反覆報考,也不輕易放棄這條通往穩定生活的道路。據報道,有考生連續報考五年,甚至辭去原本工作專心備考,只為一圓公務員夢。

這種龐大的報考需求,也催生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大量國考「雞精班」應運而生。以北京、廣州、成都等大城市為例,國考培訓機構如高途公考、華圖教育、中公教育等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報名。這些課程主打「高效提分」、「名師授課」、「模擬實戰」等,價格由數千至數萬元(人民幣,下同)不等。有些機構甚至推出「保過班」,聲稱未獲錄取可退錢,吸引大量考生報名。

「名師」只是臨時工

惟這些培訓機構質素良莠不齊,有內地媒體調查發現部分聲稱名校畢業、教學經驗豐富的「名師」,實際只是臨時工,無法查證他們的學歷真偽。事實上,中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從事或參與營利活動,或在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雖然坊間對雞精班的成效及師資褒貶不一,但在「一分之差定生死」的國考戰場上,許多考生仍抱着「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報讀。此外,在內地的社交平台,充斥「國考經驗貼」、「上岸日記」、「備考時間表」等內容,形成一種「全民備考」的氛圍,而且吸引不少考生訂閱,成為流量密碼。

有專家認為,隨着聘用名額減少,加上放寬報考年齡,二六年度的國考競爭勢必更加激烈。他指國家依然上調執行三十年的「三十五歲門檻」,無非是配合整體國策。根據去年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中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已從八五年約三二歲上升至二二年的近四十歲。

再者,內地政府正推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將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六十歲延遲至六十三歲;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五十歲(職工)、五十五歲(幹部)各自延遲三歲。因此,順理成章將國考年齡上限調整至三十八歲也是合理。

專家續指,作為指標之一的國考,試圖引導整個社會重新審視年齡歧視的問題,期望帶動企業重新審視「入職紅線」,為中年人創造更多機會,這也是對「靈活就業」與「終身學習」理念的呼應,期望私人企業會跟隨此政策,將逐步放寬年齡限制,讓更多「大齡新人」投入勞動市場。

要成為法官必須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要成為法官必須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最難的五大考試

中國公認有五大最難的考試,第一是最多人考的大學高考。高考於每年六月舉行,由於是全國高中畢業生報考大學的重要公開試,其成績不但影響未來職業方向與發展空間,更是不少鄉村人「跳出農門」或「進入城市」的機會。第二是報讀碩士研究生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三就是投身公務員的國考。

餘下的兩大難考都是專業考試,分別是「註冊會計師考試」,是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必要條件,也是不少國企、上市公司或銀行必要的晉升條件。考生需在五年內通過全部六科專業階段科目,再成功通過綜合階段後,才可正式成為持證者。

最後是有「天下第一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整體通過率僅百分之十至十五。考生須掌握龐大法律知識,是中國法律界最具權威性與挑戰性的專業考試,是成為律師、法官、檢察官或公證員等法律職業的必經之路。考試涵蓋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訴訟法、國際法等十多門法律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