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逝世|梵蒂岡公布4.26葬禮儀式流程 史上首現中文禱詞

教宗方濟各逝世|梵蒂岡公布4.26葬禮儀式流程 史上首現中文禱詞

更新時間:17:54 2025-04-26
發佈時間:17:53 2025-04-26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離世,享年88歲。其葬禮將於當地時間4月26日上午10時(香港時間下午4時)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預料會有多個國家領袖出席,全球數十萬名信徒及羅馬市民亦會到場。此外,屆時將史上首次出現中文禱詞,反映出他生前對於改善與北京關係的抱負。

教宗方濟各的葬禮舉行地點將按其簡樸遺願,以聖伯多祿廣場為首選,該處足以容納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萬信眾及朝聖者。若天氣不佳,則改於聖伯多祿大教堂內進行。葬禮彌撒由教廷樞機主教團團長約翰.雷(Giovanni Battista Re)遵循《教宗葬禮通用禮儀》主持,全球各地的主教、樞機及神職人員都會參與。

首現中文禱詞 反映教宗方濟各改善對華關係抱負

根據梵蒂岡公布的儀式流程,總共長達87頁,整場彌撒可能長達2小時以上,而信友禱詞的其中4行文字,更將寫下歷史。因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出現中文禱詞。據悉,在佈道結束後,會有4句話用中文大聲朗讀:「為我們這些在此聚集的人,願我們在慶祝了神聖的奧跡後,有朝一日能被基督召喚,進入祂榮耀的國度。」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指,這反映出方濟各對於中國的抱負,作為耶穌會(Jesuit Order)成員之一的他,似乎被驅使著跟隨該修會其他傳教士的腳步,前往中國,並希望改善與北京的關係。

在葬禮上,大部分禮拜儀式都是使用拉丁文進行,其他會出現的禱詞語言,包括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波蘭語、德語、意大利語、英語。此外,也會使用英語誦念《新約聖經》。葬禮結束時,則將根據東正教的拜占庭葬禮儀式,使用希臘語禱告,彰顯方濟各12年任內的另一大關注焦點,即烏克蘭、敘利亞、伊拉克、厄立特里亞等動盪地區的信徒。

教宗方濟各葬禮彌撒流程:

葬禮彌撒開始:上午10:00(香港時間下午4:00)

葬禮彌撒進行時,於前一晚密封的教宗方濟各靈柩被放置在大教堂前一個臨時升高的祭壇前,靈柩左側面向聖伯多祿大教堂,將坐著身穿紅袍的紅衣主教,右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官方代表團,按字母順序就座。儀式持續約90分鐘,有224名樞機主教和750名神父和主教出席。

葬禮彌撒程序:

  • 誦讀禮儀文本
  • 若翰·雷樞機主教講道
  • 多種語言的普世祈禱
  • 麵包和葡萄酒的祝聖
  • 參與者交換和平或握手的標誌
  • 聖體聖事
  • 默哀片刻
  • 灑聖水在靈柩
  • 彌撒結束時,靈柩將被帶入聖伯多祿大教堂。

靈柩出發前往羅馬聖母大殿:約上午11:30分(香港時間下午5:30)

羅馬聖母大殿為教宗方濟各的安葬地點,靈車隊伍將行駛約4公里,以緩慢的速度穿過羅馬街道。哀悼者無法跟隨隊伍,但能從沿途設置的金屬屏障後面看到它經過。

靈車隊伍路線:

  • 佩魯吉諾門(梵蒂岡城外的西門)
  • 穿越台伯河 
  •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大道
  • 威尼斯廣場
  • 帝王大道
  • 羅馬鬥獸場
  • 拉比卡納之路 
  • 梅魯拉納

靈柩抵達聖母大殿:約下午1:00(香港時間晚上7:00)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在此處將受到一群「貧窮和有需要的人」的歡迎,其後進行私人安葬儀式。安葬儀式僅限少數樞機、神職人員及親近人士參加。

多國領袖出席教宗方濟各葬禮

教宗方濟各葬禮將有164個代表團出席,其中包括50位國家元首和12位在位君主,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等。

外媒估計,外國貴賓將被安排坐在教宗方濟各靈柩旁邊的大片區域,而大主教、主教、宗主教和樞機主教則將被安排在對面。天主教皇室成員將優先坐在最前排最顯眼的位置,其次是非天主教王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