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00 2025-04-13

緬甸中部發生的七點九級地震,至今已造成至少三千五百人死亡、近四千人受傷、二百多人失蹤。包括香港在內的各地救援隊趕到災區,把握時間搶救倖存者。
可是,這次是緬甸近八十年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有科學家指其相當於逾千個原子彈的威力,當地多處大量建築倒塌,其中第二大城市、重災區曼德勒(Mandalay)更瀰漫着腐屍氣味,猶如人震等同千個原子彈間煉獄,令緬甸舉國元氣大傷。

三月二十八日正午十二時五十分,緬甸中部發生七點九級大地震,十二分鐘後又再發生規模達六點四級的餘震,二次傷害造成嚴重人命傷亡。緬甸六個地區包括首都奈比多、實皆省、曼德勒省、馬圭省、撣邦東北部及勃固省等地已進入緊急狀態。
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七支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隊抵達緬甸,包含來自中國、香港、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度的團隊。不過,由於持續出現餘震,令救援受阻之餘,在四十度高溫下,不少倖存的民眾,亦自發徒手翻找廢墟,期望能救出更多生還者。

救援人員連日來與死神搏鬥,在災區搜救被困者。當中,在地震發生三天後,在曼德勒一幢倒塌建築物的瓦礫中,奇蹟找到一名出生僅十六天的嬰兒;他被救出時全身泥污、雙目緊閉,救護人員連忙為他接上氧氣管,送院接受檢查,情況穩定。可惜,這名嬰兒的九名家庭成員,全部在地震中身亡。
當地多間醫院早已不堪負荷,醫療用品、飲用水與食物嚴重短缺,在曼德勒郊區一所倒塌的私立中學廢墟前,救援工作受到一扇扭曲變形的門阻礙。在旁等待的母親說,除了哭喊女兒名字外,甚麼都做不了。

重災區八成建築物倒塌
距離震央最近的曼德勒災情最為嚴重,全城八成建築包括民房、寺廟倒塌,令人觸目驚心。在當地的中國商人表示,一幢十一層高公寓Sky Villa倒塌,估計至少有上百華人被埋,至今生死未卜。
隨着當地罹難者數字不斷攀升,當地媒體《今日緬甸》報道,曼德勒的火葬場已不堪負荷,部分遺屬被逼在街頭火化親人。當地一名居民表示,曾於一日內火化逾三百具遺體,外媒《美聯社》更以「死亡氣味」,來形容街頭瀰漫着陣陣的遺體腐爛氣味。

事實上,災區的衞生情況令人擔憂。據中國救援隊所指,當地政府幾乎處於癱瘓狀態,災區幾近沒有消毒所需的藥物,倖存者救出後亦沒有後續的醫療支援。有防疫專家指,登革熱是緬甸較常見的疾病。由於目前氣溫高,若再遇上降雨,蚊蟲滋生容易爆發登革熱。此外,遺體大量堆積,或會引發老鼠搶食屍體,隨時引爆霍亂、瘧疾等傳染病。
世界衞生組織(WHO)已將今次危機列為第三級突發事件,啟動緊急應變框架最高等級應變計劃。世衞發言人表示,未來三十天亟需價值六千二百萬元(港元,下同)的緊急衞生需求,用於「拯救人命、防治疾病,以及穩定並恢復基本衞生服務」。
面對龐大傷亡,緬甸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受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國際社會能盡快提供人道援助。」有評論指,雖然緬甸官方目前尚未清點傷亡數據,但軍政府罕見地向外發出求助訊號,顯示災情可能極為嚴重。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預估,今次緬甸地震或造成數千人喪生。有國際關係專家指,當地長期處於內亂狀態,有叛軍和反政府武裝活動,隨時影響救災工作,最終或會釀成數十萬人罹難。
中國科協地球物理信息科學首席傳播專家陳會忠表示,緬甸地震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緬甸處於歐亞地震帶上,歷來地震多發。自有紀錄以來,每隔十多年就有一次大規模地震, 對上一次, 是一二年六點九級地震。
據他推斷,七點九級的地震,能量相當於一千五百萬噸爆炸當量(TNT),當年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彈大約一至三萬噸,換言之,這次緬甸地震相當於逾千個原子彈的威力。
此次地震對緬甸造成重大損害之餘,鄰近地區亦受到波及。在距離震源地一千公里以外的泰國首都曼谷,亦因為土質鬆軟使低頻地震波放大。曼谷市政府在地震後表示,強震已造成曼谷至少二十三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七十多人失聯。正在興建的國家審計署大樓在地震中整幢塌下,至今十六人死亡。至於,曾是曼谷最高建築物的白玉天空酒店(Baiyoke Sky),更傳出被震歪傾斜,牆壁出現裂痕等。
泰國急撥四千六百萬救災
曼谷市政府表示正加緊搜救工作,並緊急撥款約四千六百萬元救災,泰國總理佩通坦對國家審計署大樓在地震中倒塌深表關注,下令徹底查明真相。她特別強調,若地震發生時大樓正值上班高峰,恐釀成千人傷亡,「這樣的風險,絕不可忽視。」

受地震影響的還包括中國雲南德宏、臨滄、保山、西雙版納、麗江、大理等地,其中楚雄、昆明等地震感明顯。位於雲南的瑞麗市財富廣場,一幢高樓樓頂的水像瀑布傾瀉而下,同時帶着磚石,擊中在路上奔逃的人群,有人被砸中頭部,造成兩人受傷,多處房屋受損。另外,越南胡志明市有近三百五十座公寓也受撼動,導致住宅與走廊牆上出現裂縫、瓷磚剝落等。
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新加坡地球與觀測研究所副教授韋生吉表示,對緬甸爆發大規模地震並不感到意外。他指這場地震發生在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的一個區段,在過去二百年中,實皆斷層一直不斷積累「壓力」,他以前已預測很可能在短期內便爆發,並於早前已將這消息通知緬甸政府和當地科學界同行。惟當地防災意識較為薄弱,對警告未有重視,最終在面對天災下顯得束手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