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02 2025-03-17

在面對巨額財赤的情況下,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強化財政整合計劃,將長者的2元乘車優惠改為「兩蚊兩折」,並限制每月最多240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上周五公布了自去年8月實施實名制以來的數據,指出微調後每年可節省約6.8億元。然而,數據顯示,此方案僅能緩解「長車短搭」的問題,並未解決計劃的核心矛盾。
60至64歲人士的補貼開支佔比過高
2元乘車優惠的爭議焦點在於60至64歲人士是否應獲補貼,因為該年齡段的補貼開支佔整個計劃的55%,而受惠人數僅佔29%。這主要由於60至64歲人士的票價以正價計算,且他們的出行頻率(每日1.4次、每月43次)遠高於65歲以上人士(每日1次、每月30次)。因此,60至64歲人士每月獲得的補貼為314元,而65歲以上人士僅95元,差距顯著。由於60至64歲的補貼開支過高,政府面臨調整的壓力,但對於修改年齡門檻則毫無意願。
政府希望保留「2蚊搭車」的招牌,這次的微調方案對於10元以下和以上的計算方式有所不同,並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更新八達通系統。然而,僅節省近7億元的結果是否具成本效益,仍需進一步討論。立法會秘書處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微調方案的節省效果並不明顯,且在12個城市中,只有倫敦和新加坡等四個城市對60至64歲人士提供票價優惠。




使用次數限制影響微乎其微
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每月乘搭240次以上的使用者非常少,無論是60至64歲(170名)、65歲以上(110名)還是殘疾人士(80名),總數僅360人,僅佔計劃受惠總人數的0.016%。換言之,,政府對使用次數的限制影響有限。
議員促回調整門檻至65歲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管浩鳴表示,最新數據顯示60至64歲群組的補貼開支過高,並認為政府應該借此「黃金機會」重新調整門檻至65歲。他指出,社會對財赤的擔憂使得此時調整尤為合適,未來恐怕再無如此時機。
資深建制派分析認為,政府不希望造成不同年齡層市民的分化,也不希望一次性影響60多萬人,故微調措施相對保守。他指出,政府為未來的策略留有後路,待八達通系統更新後,將能全面掌握使用情況,若需再次收緊則有充分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