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智越新作講分手 是真實寫照? 笑指感覺直白有顧慮 只唱出自己故事

更新時間:14:42 2025-08-18
發佈時間:14:42 2025-08-18

情之為物,除了直教生死相許之外,有時也會讓人為之顛狂。應智越最近推出了新歌〈大絕〉,歌曲請來小克填詞,當中就把「分手」這回事的陰暗面,講得淋漓盡至。而應智越亦正好經歷過充滿深刻回憶的分手,歌詞可說是份外貼題。「其實完全沒有預計,小克說這其實是他自己分手的經歷,估不到也和我的情況頗為近似。我們最初創作這首歌時,確實是以分手作為主題,用台式R&B來作一首情歌,只是沒有人想到,出來的詞會這樣貼題,他(小克)是完全不知道我的戀情事的。」

應智越談起這件事,還是有點難色。「最初睇到歌詞,我也有些顧慮,感覺似乎太直白,但監製就說不用想太多,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手故事,世事從來就有很多巧合,就連小克也試過不開心的分手,更何況寫出來的歌我也很喜歡,沒有理由重寫吧!」應智越說,這次是要唱出一個分手的故事。也是唱出自己的故事。

分手分手極順口

唱出分手的故事,應智越原來也經過多番考慮。「顧慮的來源是,情況真的太挺貼近自己,之前有很多網上評論,我不太想直接回應,這首歌某程度上是一種間接的回應,最重要的是我不必也不想傷害別人。」

應智越笑說自己也一把年紀(31歲),早就過了出去玩的年紀,如果拍拖,更是一定會以對方為終生伴侶為前題才開始。「其實分手這回事,並沒有必定的對或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完美的分手,每一對情侶分開時都肯定是做了一些對方不滿意的事,甚至只是一時意氣的說話,究竟講出分手的一刻,是不是真正內心的意思?也許並沒有一定的答案。」

經一事長一智,兩年後的今天,應智越反思過去,人也成長了。「回想當時,也會有一點不開心,自己反思過後,知道人生需要考慮得更多,感情這回事總有很多難以解說的尷尬地方,總之現在算是解決了。」

在樂壇加把勁

不經不覺,應智越入行已經5年多,對於自己的事業發展滿意嗎?「我覺得是要抱着感恩的態度,大家可能永遠都要向上望,或者永遠要覺得比上不足,但坦白講我現在還是可以在這個樂壇留下自己的腳毛,其實都算滿足了。」

始終醉心音樂,應智越仍然不忘初心,想繼續在樂壇加把勁。「接下來是繼續專注做好自己的音樂,我不想做一個派花生給人吃的花生友,歌迷們喜歡的是我的歌,就等如學泰拳一定是搵一個泰拳師傅學習操練,想聽好音樂的人就會搵到我。」

除了音樂之外,對拍攝戲也有他的追求。「拍戲其實是很開心的,可以和很多不同的人合作,就好像與一個大家庭齊齊去做好一件事,更可以學習到其多,從中也更認識自己,體驗多了也學了很多東西。」

拼命繼續行

早前應智越參演的電影《拼命三郎》贏得不錯口啤,當中他與男主角Locker林家熙在擂台上以泰拳比拼,原來他真的學習和練習過一段時間的泰拳,絕非「得個樣」。

「我是疫情期間開始學泰掌的,當時也是想減肥修身,兼且因為疫情沒有甚麼工作,所以就日日去練拳,最初是在拳館在北角,後來搬去鰂魚涌、筲箕灣,雖然我操練了幾年,但從來未有真正上擂台,只有對練,因為會互相遷就,始終我不能受傷,落場比賽太容易傷,跳不到舞就大件事,所以一直都沒有真真正正走上擂台。」

既想繼續搞音樂,同時拍戲拍劇,可是遇上近年經濟環境不佳,應智越也明白只能「拼」下去。「現在的環境不太好,單單是要生存已經算不容易,現在工作上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還算可以。身邊也有很多朋友遇上各種情況,失業、公司大動盪等等,我現在還是有工作做,真的已經值得感恩!」應智越笑笑說。

泰拳的熱情與堅持

應智越的泰拳教練周英傑,從14歲開始接觸泰拳,至今已有30年經驗,教學也有超過25年經驗,是香港三屆拳王,有「膝王」之稱。自小到泰國學習正宗泰拳技術,參加泰國職業比賽,是首位在泰國參加職業比賽的香港拳手,回港後更曾在澳門任職保鏢。開館十幾年以來,教授過大量不同年齡及國籍的學生。

「年輕時候比較叛逆,屋企人希望我投身運動,所以好早就送我去泰國學拳,那個年代泰拳不被看好,但我就是熱愛泰拳夠實用,留在泰國生活也讓我學懂泰文,參加比賽更讓我見識到人要謙厚,因為厲害的人很多,之後成為一個專業的運動員。」

傑師傅強調運動員要有責任感,暴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隨時間的推移,更將這份熱情轉化為教學,並努力在香港推廣泰拳運動。「現在最多人都是想減肥健身,泰拳對身體健康、心理素質和自我防衛都有益處,減肥更是絕佳,又引進合格的泰國教練,提供專業的訓練和指導,以提升教學質量。」傑師傅最希望更多香港人了解和接觸泰拳,促進這項運動在香港的發展。

延伸內容:《不說話的愛》慈善首映禮 應智越講明捧男主角張藝興場

延伸內容:拼命三郎︱ 譚耀文林家熙捱通宵拍打拳戲 父子消除隔膜靠攬攬


《東周網》訪談系列節目《星桄伴我心》8月重磅嘉賓:
即睇:譚輝智親解拉姑寵愛之謎 爆喊陪最愛開刀「望住手術室盞燈,我真係好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