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0 2025-01-19
適逢今年是蛇年,除了關心蛇年運程之外,大家對香港的野生蛇類又有幾多認識?
是不是來來去去都只能說出青竹蛇、飯鏟頭、銀腳帶。其實香港常見的蛇類有52種,當中14種是有毒性,而其中8種被咬後會有生命危險。
普遍大眾都認為蛇會害人,遇見牠就會先下手為強殺死牠!但蛇作為食物鏈的主要捕食者之一,缺少牠們會令老鼠(蛇的主要獵物)增多,而捕食蛇的動物亦會難以覓食,令自然生態失衡。若在野外看到蛇,只要以「不理會、不傷害」對待牠們,兩者就可和平共存。
為何市區能看到野生蛇出沒?
這是因為香港的城鄉邊界模糊導致,本港一些郊野公園或公園鄰近市區,造故有蛇闖入市區的情況。在市區內牠們喜歡溫暖、濕暗例如電錶房等地方出沒,同時如果該處有好多老鼠,牠們都會選擇在該處生活,因為野生動物生存條件困難,若發現有足夠糧食的地方,牠們多數會留下來。
如果我們遇見蛇,我們會有危險嗎?
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野生動物遇到危機時會有三個狀態,首先是走,繼而是僵持,最後才會攻擊,因此大部分被蛇咬的個案都是人類挑釁牠們所致,加上蛇的毒液主要是用來獵食,牠們不會白浪費在人類身上。
不理會,不傷害便是與野生蛇共存的法則,千萬不要有「先下手為強」的心態,因為牠們根本不會攻擊人類。香港大部分的蛇類都是夜行性,白天較少見到牠們,若在白天行山時遇到,雙方保持二至三米距離便可。
若放狗時遇到野生蛇應怎麼辦?
曾有狗主放狗時遇到野生蛇,狗主因害怕野生蛇會傷害愛犬,故將野生蛇打死。
其實野生蛇的主食是小型老鼠、鳥類或同類,牠們不會主動襲擊貓狗,加上貓狗行走時地面會產生震動,除非貓狗主動攻擊牠們,否則蛇感應震動後就會離開。
香港常見野生蛇品種
有毒品種
眼鏡蛇(Chinese Cobra)
毒性:劇毒
俗稱飯鏟頭,常見為黑褐色,頸部有灰白眼鏡紋。日夜都會外出活動,行動快速。受威脅時會脹起頸部兩側,同時發出「嘶嘶」警告聲,但只要與牠保持距離,一般都不會發動攻擊。
眼鏡蛇王(King Cobra)
毒性:劇毒
俗稱過山烏,通常是黑/褐色,頸部有明顯環紋,及帶有金黃色。香港較為少見,與飯鏟頭一樣,受威脅時會脹起頸部兩側,同時發出「嘶嘶」警告聲,但只要與牠保持距離,一般都不會發動攻擊。
銀環蛇(Many Banded Krait)
毒性:劇毒
俗稱銀腳帶,蛇身同樣有黑白對比的環間紋,頭部的黑間較闊。性格較溫馴,受威脅時會選擇逃走,若遇到過份威脅仍會作出攻擊。主要於晚上出沒,及以捕食其他蛇為主。
金環蛇(Banded Krait)
毒性:劇毒
俗稱金腳帶,蛇身有黑及黃的環紋,黑色比黃色環紋略寬。動作緩慢,不愛攻擊人類,主要捕食小型脊椎動物。金腳帶的毒性比銀腳帶弱,但仍屬於劇毒蛇種。
紅脖游蛇(Red-necked Keelback)
毒性:有毒
紅色的頸部是最容易辨認的特徵,不易與其他蛇種混淆。白天活動,一般不具攻擊性。受威脅時頭和頸部會變得扁平,身體會呈S狀,並發出「嘶嘶」聲。
青竹蛇(Bamboo Snake)
毒性:有毒
頭部呈倒三角,眼睛為紅色,亮綠色身體,黃色肚皮,常與無毒的翠青蛇混淆。白天夜晚均會活動,但常於夜間出沒。以蛙類、蜥蜴、鳥類、老鼠為主食。
紫沙蛇(Mock Viper)
毒性:微毒
蛇身有許多黑色斑點,頭部呈三角形並有明顯的矛狀斑紋。其攻擊性強,加上頭部呈三角型,常被誤是具劇毒的蝰蛇科。但紫沙蛇不是前毒牙,毒牙生在口腔較深入的位置,加上毒性輕微,即使被咬噬亦不會致命。
繁花林蛇(Large-spotted Cat Snake)
毒性:微毒
多數是淺黃褐色,帶深褐色或淺灰斑點,頭部從前至後有兩條寬帶。主要在樹上棲息,受威脅時通常會向上逃走。其毒液毒性不強,不會致命。
無毒品種
翠青蛇(Greater Green Snake)
與青竹蛇同是亮綠身及黃肚皮,但頭部瘦長,非呈倒三角。主要在白天活動,晚上會爬上樹上或長草間休息。性格溫馴,不易作出攻擊,亦會釋出臭味來擊退敵人。
水律/滑鼠蛇(Common Rat Snake)
頭至蛇身中段有淡環紋,與眼鏡蛇和過山烏甚相似。主要在白天活動,常出沒於林間、湖溪附近,易咬人應保持距離。
白環蛇(Common Wolf Snake)
蛇身呈紅褐色,帶有黃白色斑點,頭部後方有黃白色環紋。喜愛晚間出沒,性格溫馴,沒有危險性,受到威脅時會鑽進枯葉堆靜靜逃走。
福清白環蛇(Futsing Wolf Snake)
外表與銀腳帶甚相似,蛇身都有黑和白的環紋,但福清白環蛇的環紋顏色不及銀腳帶般鮮艷。愛晚間活動,行動緩慢,但受威脅時會快速逃走。
漁游蛇(Checkered Keelback)
蛇身為淺黃褐至橄欖綠色,並有黑色格紋,眼後的黑紋延至頸後形成V形。日夜都會出沒,具攻擊性,受威脅時頸部會變得扁平,身體前半會豎起。
資料來源: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圖片來源:Hong Kong Snake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