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協2024年總結 走私猖狂品種貓棄養急增

更新時間:12:00 2024-12-25
發佈時間:12:00 2024-12-25

只要有買有賣,棄養就會一直存在。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在2024年共接收了四千多隻棄養動物,即每天有超過十隻動物被棄養,當中以品種貓數量最多。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督察張國基總結今年遺棄情況,並呼籲大家領養勿棄養。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督察張國基(下簡稱張Sir)說二○二四年遺棄動物情況十分嚴峻,當中以貓居多及情況最為嚴重,由一月至十一月為止,協會共接收了四千八百五十隻動物,其中一千四百八十隻是貓,而品種貓佔大多數。

西貢大型棄貓事件

在九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愛協連續三晚都接到匿名電話,致電人說西貢有貓隻被遺棄,於是愛協督察到場進行救援。最終愛協在三晚,分別在西貢三個地方救起三十五隻貓,當中有唐貓、英國短毛貓、蘇格蘭摺耳貓、金吉拉貓、豹貓、暹羅貓、阿比西尼亞貓、德文捲毛貓、緬因貓等,而當中八隻由漁護署接收,其餘則由愛協接管。
張Sir指這群貓貓十分親人,但大部分都有健康問題,例如貓癬、貓感冒等。幸好得協會的獸醫團隊悉心照顧後,貓貓的情況已穩定,部分貓貓亦已開放予公眾領養。由於西貢三十五棄貓事件十分有可疑,愛協已向警方報案,要求進一步調查。
張Sir說西貢個案是今年較大型的棄養個案,至於原因可能是某些以動物來賺錢的行業,例如寵物店、貓咖啡店、「自家繁殖」網店,負責人不願花金錢治療生病的貓貓,或是店舖倒閉,因此遺棄大量貓貓在街頭。
今年四月起,漁護署加強規管出售貓隻的規定,商販只可售賣合法進口、其他持牌動物售賣商和私人繁殖主,出售的貓隻必須已植入晶片,而愛協救回的被棄貓貓大多都沒有植入晶片。

走私動物危害公眾

很多人選擇寵物時以「顏值」優先,品種貓受到追捧,一旦患病貓就被遺棄,所以愛協今年所接收的患病品種貓比去年為多,他們亦估計不少棄養個案的受害貓是市民從大陸購買回港。
在大陸購買動物的價格十分便宜,數千元已可購入一隻英國短毛貓,但其實風險十分高,亦有機會影響香港公眾健康。
「從沒有強制疫苗接種要求的寵物店或跨境地區購買動物,屬不法行為之外,動物可能是在環境惡劣的繁殖場生活,身上可能患有各種疾病,例如已絕跡香港的瘋狗症,為公共衛生帶來風險。」張Sir說。
許多大陸商販聲稱可以免檢疫直送香港,過程中動物可能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這些動物非法入境香港後,身體出現毛病,飼主不願付醫療費,或是他們覺得再買一隻比看獸醫更為便宜,導致大量品種貓被棄於街上。
張Sir奉勸計劃養貓狗市民,不要因便宜而從大陸購買動物,應該選擇領養。同時要了解養寵物是一生一世的事,身為飼主是必須承擔寵物的生老病死,不要隨便棄養一條生命。

難忘拯救兩窗台貓

任職愛協督察十九年的張Sir,因喜愛動物而加入檢核部。檢核部每日都會接到不同的求助個案,例如拯救誤墮水渠的貓狗、黃麖、牛,被捕魚網纏腳的鳥類等。
張SIr說今年最深刻的拯救是發生在月前,房屋署上門收回公屋單位時,發現住戶遺留了六隻貓貓,於是向他們求助。張SIr到達現場時,發現其中四隻貓貓在客廳和廚房,其餘兩隻說爬出了窗台,瑟縮在十九樓大廈外牆的水管上。
「以往拯救窗台貓個案,大多只有一隻,好少機會有兩隻,所以救援時要十分小心。先要救起客廳和廚房的貓貓,同時不要令窗外的兩隻貓貓受驚,加上單位非常多雜物,令貓貓有很多地方躲藏,增加救援困難。」張Sir說。
慎防兩隻貓貓在拯救時出現掙扎而墮樓,消防員亦有到場協助,最終兩隻貓貓都成功被救起。
棄養之外,張Sir說今年「窗台貓」和「飛天貓」的個案亦不少,一月至十一月他們已處理了二百四十六宗,當中部分貓貓是墮樓後才被發現,飼主只可領回貓貓遺體。
「有些飼主抱有僥倖心理,或低估貓貓『縮骨』能力,堅信貓貓不會跳出窗外,不願意花錢安裝窗網或門網,白白犧牲了貓貓的性命。希望所有貓主都能做好安全裝窗網,貓貓墮樓事件不要再發生。」張Sir說。 

「我們不是政府部門」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督察外出進行救援時,經常會被市民誤會是政府部門,擁有執法權利,有時候因為這些誤解,令市民對督察產生誤會。
愛協的動物拯救服務是免費,只有1%的營運經費是來自政府資助,其餘主要靠獸醫服務。
在資源緊絀的情況下,愛協仍希望拯救更多動物,希望市民可以支持愛協的「動物拯救基金」,令拯救行動得以持續。

等一個家的牠們

除了捐款給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外,領養動物可以騰出空位,令協會有位置接收更多。
同時協會有大量待家超過一年的貓、狗、兔兔、倉鼠、天竺鼠和烏龜,如市民有意領養可到協會官網查看心儀動物身處在哪一間中心,親身與牠們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