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54 2025-10-01

流浪動物因長期過着流浪生活缺乏社會化,獲救後或會因行為問題而導致牠們難以尋家。從小與唐狗為伴的Anna身體力行守護流浪動物外,她亦致力讓待家狗狗由暫託家庭照顧,令牠們及早適應家庭生活,提高被領養的機會。
因家人飼養唐狗,Anna從小便與唐狗一起生活,她說以前村民都會放任狗狗在村內自由活動,人狗和睦相處,有些狗狗還會陪伴Anna上學,送她到巴士站,待她上車後便走回村內,十分懂事。
從此Anna便與唐狗結下不解緣,長大後,她看到社區有無數流浪動物過着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患病受傷亦只能在街頭等待死亡,於是成立「有尾無尾拯救隊」,因為她覺得任何動物無論有尾或沒有尾都值得被愛,值得她去守護。
荒地救起十七幼犬
拯救隊主要是Anna一個人營運,但需要支援時如外出救援、領養日等會有義工協助她。雖然人手有限,但Anna都不會放過任何一隻需要救援的動物,最近就在大埔進行了一次較大型的救援行動。
事緣一位市民租用了大埔某私人土地,入內視察荒地環境時,發現有大量流浪狗在此地生活,有成犬、幼犬及剛出生的狗BB,市民見狀便致電毛守救援求助。
因流浪狗數量太多,毛守救援不能接收所有狗狗,於是聯同Anna一同展開拯救。Anna說現場約有三十至四十隻流浪狗,部分狗媽媽經已懷孕且臨盆在即。
因狗群眾多,幼犬要與成犬爭食,導致身體滿佈打鬥傷痕,因此毛守救援的Kent與Anna決定先救起幼犬。他們在荒地設下「天羅地網」並放置食物,幼犬實在太肚餓,很快便自投羅網,最後他們成功救起十七隻幼犬。幼犬接受適當治療後,已開放給市民領養。至於狗媽媽,其後Kent和Anna亦到場拯救,但狗媽媽警覺性高,最終只能救起一隻。
獲救的狗狗若性格親人,Anna都會盡力為牠們尋家,但若流浪狗因欠缺社會化,性格不親人,甚至會咬人,Anna會邀請馴狗師為牠們進行行為訓練,讓牠們盡早適應與人類相處,令尋家之路才不會太艱難。同時捕捉流浪狗不是一件容易事,原地放回後或許不能再次捕捉牠們,所以Anna盡可能都不會選擇原地放回。
另一個深刻的救援個案是唐狗兄弟 「Tyson」和「Rocky」,一位好心人在銀線灣發現一個裝有一個三呎狗籠的麻包袋,狗籠每個角落都以膠帶索緊,任牠們怎樣撞籠都不能輕易逃走,十分狠心。
Anna到場救走Tyson和Rocky後,經獸醫檢查身體確定健康,約三個月大。可能牠們被困籠存有陰影,Anna說牠們十分怕人,不能為牠們戴上狗繩。幸好兩兄弟接受行為訓練後,性格變得親人友善,任人摸頭。牠們亦有份出席領養日,有市民有意領養,希望牠們能夠配對成功。
為村狗進行絕育
另一隻獲救的是唐狗「多寶」,多寶是鄉村的放養狗,在村內四處遊走。有村民政電漁護署,指多寶咬他的狗,要求派人前來捕捉。
多寶被捉走後,飼主沒有打算前往漁護署贖回牠,一位村民擔心多寶的安危便求助拯救隊。其後,Anna從漁護署贖回多寶。
其實不只多寶,待家狗狗「旺旺」在漁護署生活了兩年,慶幸亦被Anna贖回。Anna看到近年漁護署仁慈的處事手法,亦覺得署方在進步,不會輕易放棄一條生命,而是讓牠們得到重生的機會,希望市民也可以一同進步,善待流浪動物。
拯救隊不時會收到村民求助,指村內的狗媽媽不停懷孕生育,希望他們能夠前往幫助狗媽媽絕育。絕育不但可減少流浪狗數量,亦可減低流浪狗引起的衛生問題,人與動物的紛爭亦會減少。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會為流浪貓狗提供免費絕育服務,不過Anna說愛協的絕育手術位十分有限,每位義工每次只可為三隻流浪貓或狗登記做絕育手術。因此她希望一些私家獸醫診所,能夠有限度為流浪動物提供絕育服務,共同守護社區動物。
暫託家庭的重要性
由於拯救隊沒有屬於自己的收容中心,加上Anna想獲救狗狗可以及早適應家庭生活,因此拯救隊十分需要暫託家庭的幫助。
協助Anna外出救援的資深義工Sheeta說,現時拯救隊固定的暫託家庭只有四至五個,根本不足以接收獲救的狗狗,亦有可能因此耽誤救援。
家中飼養了五隻貓、三隻狗的Sheeta亦有幫忙暫託,因空間有限,主要暫託幼貓和幼犬。成年唐狗體形較大,普遍人會以為牠們需要較大的居住環境而不敢做暫託。Sheeta說,其實成犬不需佔用家中太多空間,牠們較少會在屋內活動,大多數時間都是縮成一團地休息,牠們真正需要的是外出散步「放電」。現時人人都崇尚健康,喜愛做運動,成為暫託家庭每天帶狗散步,對自己健康有益,亦可讓狗狗學懂社交。
大多數流浪狗從未有過入屋與人相處的經驗,若獲救後一直在狗場生活,社會化不足或會影響牠們尋家。而在暫託家庭照顧下,狗狗會知道甚麼是家庭生活,知道飼主會定時給牠食物,陪牠外出散步,及早融入家庭生活,尋家之路自然變得順暢。
救助動物不一定要前線救援,成為暫託家庭一樣可以。若市民家中有空間,不如加多一個牀位、食盤和水兜,讓待家狗狗暫時入住,直到有好心人領養牠們,實行「幫得幾多得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