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介意別人目光,到察覺原來最介意自己的人,是她自己!黃愛恩已經明白上天賜予她一雙與別不同的手,背後的特殊意義。
三全十美奇妙旅程 三指鋼琴家黃愛恩
更新時間:15:09 2023-07-28
發佈時間:15:09 2023-07-28

「三指鋼琴家」黃愛恩先天只有三隻手指健全,其餘七隻手指黏連,接受過多次矯形手術分割成短粒狀,這些不幸與痛苦無阻她奮發向上,成為鋼琴家,演奏美妙樂曲,甚至在大學任教。

在美國進修民族音樂的七年艱苦留學生涯,迫使她克服自卑和內向,練就今天能言善道的本領,令她可以從容地公開演奏及演說。

她從介意別人目光,到察覺「原來最介意自己的人,是我自己!」明白心境決定處境,現在的她已經找到上天賜予她這雙手的特殊意義,是要她示範如何將弱項變強項,不用十全十美,三全都可以十美。

從介意別人目光,到察覺原來最介意自己的人,是她自己!黃愛恩已經明白上天賜予她一雙與別不同的手,背後的特殊意義。
從介意別人目光,到察覺原來最介意自己的人,是她自己!黃愛恩已經明白上天賜予她一雙與別不同的手,背後的特殊意義。

黃愛恩中二起學琴,她說當時不是要挑戰難度,純粹因為渴望親自彈奏她至愛日本卡通片《叮噹》(又稱:多啦A夢)的主題曲。可是,她不是大雄,沒有叮噹的時光機送她回到媽媽肚子裏,讓其人生從頭開始。

她呱呱落地之時,手指糾結一團,只有三隻能發育健全,先天缺陷令她童年吃盡苦頭,從半歲到十三歲,學校暑假幾乎都在醫院度過,指定活動是接受矯形手術,勉強分割出七根長短不一的短粒狀手指,留院和康復期間,主要娛樂是看電視卡通片。「小時候不懂得表達,其實頗不快樂。」黃愛恩說。

一般樂章是假設彈奏者有十根指頭能夠應付全部音符,黃愛恩靈活變通,當遇到三指難以駕馭的樂章,她會見招拆招,該左手彈的音符,彈不了就交由右手彈,她也學習分析樂章的結構,放棄不彈一些無傷大雅的音符。她深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美國七年的艱苦學習,成就今天能言善道的黃愛恩。
在美國七年的艱苦學習,成就今天能言善道的黃愛恩。

 

她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演奏,啟蒙老師吳美樂博士用心指導,吳老師甚至會嘗試屈曲手指彈奏,體會這位特別學生的困難。及後,黃愛恩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七年,取得民族音樂碩士及博士學位。學成回港,先後任教中大、演藝學院及恒生大學,她亦會應邀到學校、醫院、監獄、商業機構等分享她的故事,不下數百場次。

走過低谷 變得堅韌

在這些分享會,台下的提問五花八門,有兩次她印象尤其深刻。她被直率的學生問:「如果上天給你一雙正常的手,你會否有今天的成就?」童言無忌,黃愛恩坦言:「我會走一般人的路,會平凡一點。這雙手給我好特別的經歷,人生初期有不少低谷,使我變得比較有韌度和堅持。」

又有學生問她:「如果有得揀,你要一雙正常的手,抑或現在這雙手?」她笑說:「兩種都想試,我習慣了現在這雙手,不過有時會想像,如果有一雙正常的手,彈琴會否勁一點?也會想像,如果有雙正常的手,我的人生會否不是彈琴而是幹別的甚麼事?」

這雙手曾經令她自卑、內向,中學時期,音樂科陳尚芸老師鼓勵她擔當早會的司琴。第一天,黃愛恩把鋼琴推到簾幕後面彈奏,不敢面對觀眾,然後每天把琴向外推出一點點,一段日子後,她終於將琴推到簾幕前面向觀眾。陳老師一直耐心等候這個學生按照自己的速度消除心理障礙,黃愛恩非常感激老師協助她磨練膽量,「這位老師啟發我報讀大學的音樂系。」

一雙手也曾令她走向極端,「一端是扮弱者,甚麼事都說做不來,要人幫;另一端是扮無事,拒絕別人的幫忙,兩種狀況都不健康,我都試過。現在的我在中間遊走。」

 

黃愛恩參與梁秉中教授一項手指不健全人士腦部可塑性的醫學研究。
黃愛恩參與梁秉中教授一項手指不健全人士腦部可塑性的醫學研究。

 

 

黃愛恩為二○○八年傷殘奧運會香港區開幕禮的演出過度練琴,腰痛良久,需物理治療。
黃愛恩為二○○八年傷殘奧運會香港區開幕禮的演出過度練琴,腰痛良久,需物理治療。

 

 

從中二到中大畢業,彈琴這回事她只想獨樂樂,不想眾樂樂,直至在美國留學七年的體驗開闢了她的天地:「我以前好『鵪鶉』,不想與人交往,彈琴不想有人聽到,但在美國修讀民族音樂,需要做好多訪問,跟陌生人交談,這些是我的死穴,又要做好多presentation,參加研討會。當中國學者來校訪問,我會被安排充當普通話和英語的即時傳譯員,這些事情迫使我時常要說話。我現在看似自在,但其實不是與生俱來的。」今天的能言善道、自信滿滿,得來不易,七年地獄式訓練的過程苦不堪言,但成果終身受用。

當年踏足美國,是她首次隻身離鄉別井,除了要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爭取獎學金,日常生活凡事亦要自力更生,「在香港有父母照顧,到了美國便要獨自生活,我學懂修理車輛、換機油,試過一次車子在公路爆胎,我也是自己換車胎。」她認為,捱得過這些苦,宗教信仰幫忙很大。

回想從收收埋埋到攤開雙手、敞開心扉的心路歷程,黃愛恩幽幽地說:「成長過程常為這雙手的問題在掙扎,直至在美國出現人生大轉變,在這裏,人們對殘疾、膚色、性別的包容性比較闊,互相尊重,我在這種環境學習接納自己。」

她續說:「有一次入境美國時,掃描機未能測到我十個指紋,令我十分為難,職員初時誤以為我搞事,帶我入房間問話,當職員知道我的情況,並無歧視態度,反而跟我談了十幾分鐘,好奇地問我的故事,讚我amazing(奇妙),雙手漂亮。原來,換個角度,不一定會歧視,可以是欣賞。這經歷啟發我,別對自己太苛刻,根本別人不介意這雙手,一直是我自己最介意。」

她不單只曾經對自己苛刻,要求嚴格,學成回港在中大任教,對學生同樣嚴厲,「初時未適應,一直按自己在美國讀書時的標準來教香港學生,要他們像我『打木人巷』般學習。現在調節了,比較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

 

黃愛恩感激當年的主診醫生梁秉中教授。
黃愛恩感激當年的主診醫生梁秉中教授。

 

 

二○一一年林子祥在紅館舉行演唱會,黃愛恩應邀伴奏,緊張萬分。
二○一一年林子祥在紅館舉行演唱會,黃愛恩應邀伴奏,緊張萬分。

 

打開心結 活得自在

黃愛恩的勵志故事,為一些殘障兒童家長帶來一點希望,拜託她指導孩子彈琴。她有個七歲學生不幸於兩歲腦出血中風,半邊身行動不便,右手乏力,也有視障,但她喜愛彈琴,學琴等於物理治療,黃愛恩說:「這學生學琴沒多久已經願意伸出右手,有節奏地拍打琴鍵,我幫到這學生,比起其他學生演奏級考獲優異成績更有意義。」

年紀愈大,她愈認識自己、愈接納自己,還要示範如何將弱項變強項,不用十全十美,三全都可以十美,「上天給我的這雙手,是有特別用途的,要我走一條路,服務社群。」當前重任是籌備今年三月的音樂會,透過音樂細訴自己的故事,是香港藝術節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辦的「無限亮」計劃項目。

她就今次演出,特意把部分觀眾席用來招待自閉症患者、過度活躍症患者,以及輪椅人士等,希望可提高香港人對小眾的包容:「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不過我獨特之處比較明顯,我可以作為一個例子發聲,並非為自己爭取甚麼,只想香港社會學習尊重不同人,接納不同聲音。」這是黃愛恩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指望。

 

手上的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圓了黃愛恩小時候憧憬的公主童話夢。
手上的求婚戒指和結婚戒指,圓了黃愛恩小時候憧憬的公主童話夢。

 

過度特訓換來腰痛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二○一一年林子祥演唱會,黃愛恩在紅館舞台為他伴奏,現場小意外是歌手不慎令琴鍵的木蓋覆下來,她臨危不亂,手背擋着琴蓋繼續彈。
二○○八年九月,她擔任傷殘奧運會香港區開幕禮表演嘉賓,既榮幸又心情緊張。如此盛事,不容有失,整個暑假,她每日練琴至少五、六小時,演出順利,鬆一口氣,但三個月的特訓,換來三個月的物理治療,因為天天長時間同一姿勢,過度勞損,腰痛到不得了。

為應付本年三月的音樂會,她改變策略,盡量放鬆心情,「練琴幾多小時,就要做幾多小時的運動,Pilates(普拉提)、拉筋、練力」,避免重蹈腰痛的覆轍,果然是經一事長一智,學會愛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