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改善香港基層生活到極端天氣議題,曾迦慧在永無止境的扶貧工作上,一直尋求變革。
扶貧變革者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
更新時間:13:40 2023-10-15
發佈時間:13:40 2023-10-15

上月中旬,香港樂施會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今年第一季逾一百三十六萬人處於貧窮狀態,疫情前後的香港貧富差距更由三十四點三倍擴大至五十七點七倍。

小時候已立志當社工的樂施會總裁曾迦慧,在過去三十多年來,一直在不同崗位爭取改善基層生活,早年成立了第一批籠屋社工隊,為籠屋長者成功爭取加快獲配公屋及增加長者綜援金額,亦撰寫了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推動香港企業的CSR提升至國際水平等。

但她慨嘆,城市繁榮的背後仍有無數基層活在貧困中,無法分享經濟成果。尤其全球極端天氣越見頻繁,基層市民總是首當其衝受難,令她更堅持扶貧也要變革,要用創新思維及新科技,協助基層改善生活。

 

賣樂施米是曾迦慧一家人的母親節指定活動。
賣樂施米是曾迦慧一家人的母親節指定活動。

 

曾迦慧小時候已很關心社會事,特別是生活艱苦的人,父親時常教導她要幫助苦難的人,「記得一九八四年,十多歲時,在電視見到非洲埃塞俄比亞大饑荒,心裏很難過,於是將零用錢拿去銀行存到救災戶口。」她說,「迦慧」二字,便是父親希望她能學習佛教釋迦牟尼的智慧,為蒼生解除苦難。

大學選科,毫無懸念修讀社會工作,立志當社工。畢業後,本來可進入政府體系安分守己地當社工,但她坦言:「那時候扶貧工作非常不足,我希望進入社區團體工作,做個變革者。」

 

曾迦慧(後排左三)在社區組織協會創立探訪籠屋社工隊,並與一班籠屋長者成為老友記。
曾迦慧(後排左三)在社區組織協會創立探訪籠屋社工隊,並與一班籠屋長者成為老友記。

 

「三十多年來我只做過兩個機構,第一個是香港社區組職協會(SoCo)。大約一九九一年,那時並沒有團體協助籠屋居民,我便成立了服務籠屋居民的社工隊,每周都去探望籠屋居民。他們絕大部分是長者,一個大約千多呎的單位,排滿三層高的碌架床,住了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人之多。」曾迦慧感慨,香港貴為東方之珠,繁榮背後有無數長者活在貧困當中。

於是曾迦慧連續七年專注籠屋長者困境,協助他們改善居住環境。過往單身長者要等九年才獲分配公屋,她和團隊成功縮短至兩至三年。當時的綜援租金津貼僅夠租籠屋,她成功爭取提升長者綜援金額,足夠解決基本居住及食物需要。九七年首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時,她還安排了當年兩名候選人董建華及楊鐵樑,親身到籠屋探訪長者,讓他們親身了解基層市民的生活困局。

成為籠屋長者老友記

「那七年確實為籠屋居民帶來改革,除了爭取實質權益外,我們持續的探訪,更令長者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長期的相處,令曾迦慧成為籠屋長者的老友記,她更用了數年時間,將不同長者的故事結集成書,希望有更多人能關注這一群人。

九八年曾迦慧決定到外國進修,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令她眼界大開,並決心邁向全球扶貧之路。四年後畢業回港,由於擁有多年社區實戰經驗,加上西方的扶貧視野,她便順理成章選擇投身樂施會這個國際性扶貧組織,且一做便二十多年,並於
二○二○年四月接任總裁一職。

曾迦慧笑謂:「我在這裏擔任過十個職位,幾乎每個工作崗位都熟悉。這組織主要負責資源分配,與不同團體合作扶貧,也檢視措施能否幫助街坊,對象包括少數族裔、劏房家庭及最低工資人士等。」

視CSR報告為親生仔

初入職時曾迦慧主要參與本地扶貧工作。至二○○八年,她轉任政策主任,但對象不是基層戶,而是一批批上市公司。當時商界對環境保護及企業責任意識薄弱,反觀西方國家已越來越重視。

「那時大型企業缺乏社會責任及環境保護意識,更遑論關注最低工資等的企業責任,亦從來無組織在香港倡議這課題,我們於是撰寫了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我把這個任務視作我的親生仔。」那份CSR報告的對象是當時恒生指數成分股中的三十三間上市企業,報告需要她們回答一連串問題,從而為其社會責任水平評分及排名。

 

曾迦慧(右)在河北省王金莊村探訪當地農民,了解當地的旱情及居民生活。
曾迦慧(右)在河北省王金莊村探訪當地農民,了解當地的旱情及居民生活。

 

 

新冠疫情期間,曾迦慧與同事包裝好企業捐出的口罩及物資,落區分發給基層人士。
新冠疫情期間,曾迦慧與同事包裝好企業捐出的口罩及物資,落區分發給基層人士。

 

拿着那份報告,曾迦慧代表機構與時任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周文耀見面,合力研究如何推動企業做好社會責任,希望大企業帶頭成為良心僱主,推動香港企業的CSR提升至國際水平。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的企業不只講求CSR,更進化至提升到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制度)層面。

參與過基層,也涉獵過商界,三年前曾迦慧晉升為總裁,放眼世界與各地機構協調扶貧方向,特別是氣候變化對基層的影響,以及怎樣協助他們適應困境。可是,剛接任總裁,遇上新冠肺炎爆發,每逢天災人禍,基層總是首當其衝,「疫情期間,我們的互動教育中心停止運作,化身口罩及物資包裝工廠,整理企業捐出來的物資,盡快分發給基層人士。」

水災令港人醒覺

疫情過後社會復常,一個更大的課題等着曾迦慧去處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越趨嚴重,連香港也未能獨善其身,今年九月的十號風球,以及緊接的百年一遇水災,令香港人開始醒覺極端天氣已「殺埋身」。

「極端天氣令全球各地出現雨災或旱災,不論是內地農村、菲律賓或遠至非洲,每次最受打擊的都是窮人,基層遇水浸缺乏資源維修,農作物失修影響食物供應。」要應對極端天氣引發的災情,他們會先了解災區需要哪些物資,派過物資後,再做重建工作,研究怎樣助基層應對天災來臨。

她舉例,河北省王金莊村的天氣已變得極度乾旱,農民沒有坐以待斃,他們透過旱耕梯田生產玉米,貪其吸水較少、易生長,亦懂得將玉米磨成粉末長時間儲存,確保在乾旱時仍然有糧食。曾迦慧指,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樂施會到當地協助建立儲水窖,改善水源問題,也透過支持合作夥伴,為村莊成立種子銀行保存種子,儲存了一百七十多種當地常見品種的種子。

 

'今時今日扶貧, 必須透過創新來協助基層改善生活, 這是另一場變革。'
'今時今日扶貧, 必須透過創新來協助基層改善生活, 這是另一場變革。'

 

為令公眾更了解氣候對基層社群的影響,樂施會月中會在將軍澳廣場舉辦攝影展,希望透過在各地拍下的極端天氣實況,反映出各地社會脆弱社群怎樣適應氣候變化,引起大眾關注及支持。

展望將來,曾迦慧不想抱殘守舊,「今時今日扶貧,不能再用廿多年前那套方法,必須透過創新來協助基層改善生活,怎樣用科技有效扶貧,這是另一場變革。好像尼泊爾八成地方是山,水浸及山泥傾瀉問題嚴重,除了協助災後救援外,我們更希望防患於未然,好像用手機App設立預警系統,通知居民防災,教導當地人怎樣運用這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