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0 2024-12-20
有些人會突然感覺心卜卜跳而察覺自己可能有心臟病而求醫,然而一種稱為心房顫動(房顫)的疾病縱使心跳快至每分鐘一百五十次,患者可能都不察覺。房顫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即使患者用藥控制心律,心跳不規律的情況未必能完全得到改善。近年脈衝場消融術引入香港,能令導致房顫的不正常細胞凋亡。今期心臟科專科醫生將分享這種嶄新技術。
五十八歲的阿惠去年開始經常有氣促及心翳等症狀,運動耐力比以前減弱,她意識到可能與心臟健康有關,於是接受診斷,竟然發現每分鐘心跳達到一百七十次。她坦言,一直沒有為意心跳速度如此快。醫生檢查後發現她患上房顫,心臟超聲波也發現她心臟功能不好。及後排除其心臟結構的毛病,她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令心律回復正常,同時亦要服用薄血藥,以減低中風機會。
然而用藥好一陣子,阿惠的房顫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驗血結果更發現她的肝酵素水平有所上升,估計與藥物副作用有關,需要暫時停藥,一度令她以為病情無法可醫。當時,主診醫生建議她接受近年引入香港的「脈衝場消融術」。她深思熟慮之下,決定一試這種新技術。
年紀大 房顫風險增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心律不正的其中一種,也是最為常見。大部分患者心跳會過快,達到每分鐘一百次甚至二百次,亦可能心跳過慢、頻率或節奏出現問題。說到底,就是心跳得不規律。」仁安醫院心臟中心副總監(心臟電生理學及起搏治療)、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說。
為甚麼房顫患者的心跳會變得不規律呢?黎醫生指目前醫學上未能找到具體成因,惟接近八成半個案與肺靜脈肌袖神經細胞的不規律電流活動有關。他解釋,房顫病發時,肺靜脈會不停發出不正常電流刺激心跳,因而導致心跳紊亂,如果持續發作,心臟有可能產生結構性改變,例如變大或纖維化,繼而引至被纖維化的心肌胡亂發出電流,加劇病情。
年長是房顫主要的風險因素,衞生防護中心估計,大約百分之七在社區居住、年齡六十五歲及以上的長者患有這種心律不正疾病。黎醫生則說,年紀越大,患病比率就越高,每一百名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有一人患上房顫,去到八十歲時,每十人就有一名患者,情況可謂非常普遍。
另外,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高血壓、糖尿病及心瓣疾病,以及肥胖、飲酒及吸煙等也會增加發病風險。黎醫生補充,任何年齡也可以患上房顫,例如本身患有心瓣疾病的年輕人,同樣會有心跳不規律問題。
不少房顫患者像個案中的阿惠般,心跳不規律情況非經常性發生。黎醫生對此表示,這或關係到房顫的種類,即陣發性、持續性及永久性。陣發性是指房顫持續的時間不超過七天,一般在廿四小時之內,也因它「偶爾出現」,較難捕捉到病情;持續性指持續超過七天;兩者均可以演變至永久性,意思是即使進行治療,心跳狀況也不能回復正常。
防中風 治療須治本
黎醫生提醒年長人士如出現心悸、心翳、暈眩及氣促等症狀,應該盡早求診,否則嚴重時或會導致連患併發症如心臟衰竭或中風。「房顫會使血液在心房內滯留而產生血塊,當血塊脫落並隨血流到達腦血管並將其堵塞,便會造成中風。」黎醫生說。
香港中文大學早年研究就發現,本港因房顫而引致缺血性中風的個案在十五年間增加近三倍,而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五倍,所引致的中風亦較其他類型的中風嚴重,死亡率亦較高。
正因如此,準確診斷及對症下藥是非常重要,尤其陣發性房顫患者的心跳「難以捉摸」。黎醫生說,最基本做法是心電圖檢查,如未能捕捉到不規律心跳,會考慮安排患者透過外置心跳監察器記錄心跳,仍未奏效的話就可能需要植入心律檢查儀以作長期監察。他補充,診斷必須同時排除其他發病因素,例如冠心病、心肌毛病或心瓣毛病,心臟超聲波、電腦掃描等方法也是不少得。
針對房顫的治療,可以分為三個方向︰第一是心率控制並使心跳節奏回復正常;第二是控制心跳速度,即使病人不能回復正常心跳速度,也不可以跳得太快;第三,預防中風。回顧阿惠的病情,最初她曾用藥去控制心跳,成效不佳,更衍生副作用。黎醫生指出,藥物能夠減慢心跳、控制心律,惟不能根治心房顫動,逾半患者服藥物仍會復發,未必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案。
至於預防中風,俗稱薄血藥的抗凝血藥可以防止血塊形成,但就需要平衡出血風險及肝腎功能;從手術層面看,「左心耳封堵術」是藥物以外的選擇,藉着堵塞左心耳的入口,防止血液停留在內並凝固成血塊,從而減低中風機會。然而兩者也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心跳紊亂的情況仍會存在。
脈衝場 致細胞凋亡
要徹底治療房顫,「導管消融術」是較理想的選項。黎醫生指出,手術屬微創,利用導管從大腿靜脈進入至心臟,透過特定的刺針及儀器,進行心房膈膜穿刺,再將導管從右心房帶進左心房,繼而釋出能量,破壞圍繞着肺靜脈入口的心房異常組織,完全阻絕異常的肺靜脈電流傳導。
黎醫生補充,消融術使用到的能量包括射頻消融及冷凍消融,前者是以高頻電流,產生熱力破壞不正常的肺靜脈細胞;後者則在導管內的球囊注入攝氏零下八十度的液態氮,以低溫消滅神經細胞︰「相關手術可以更有效令到患者回復正常心跳,從而降低中風機會,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不過,不論以熱能或是冷凍技術破壞不正常細胞,始終會有若干副作用,例如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肺靜脈收窄、食道穿破及灼傷橫膈膜神經線等,雖不常見,但有風險,而且手術時間長達三至四小時,或增加患者身體負擔。直到去年,嶄新的「脈衝場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引入香港,就讓房顫患者有新的治療選項。
「脈衝場消融術」的原理,是透過輸出持續數秒高伏特的脈衝電流,令引發房顫的不正常細胞產生不可修復的穿孔,最終令細胞凋亡。
黎醫生說,脈衝場消融術」能夠把手術時間縮短,減少副作用。「脈衝場的好處不是利用熱能或冷凍,而且脈衝,發放的能量頻率均可以調校,集中攻打心臟細胞,不會影響到其他神經線、血管及食道,減低併發症出現,加上手術時間僅約一小時多,療效相若,但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他說。
部分患者術後的心臟機能未必即時回復正常,畢竟手術或多或少破壞到心房組織,一般需要休息至少一個月,待傷口消腫才能見證療效,最好在該段期間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亦要小心護理傷口。
至於阿惠考慮到自己尚且年輕,不希望房顫病情影響到他的生活,決定接受「脈衝場消融術」治療,直至現時未有復發跡象,也不再受到心悸及氣促的困擾。
心臟怎樣跳?
人的心臟存在着類似電路板的組織,藉着心跳可以不停地輸出血液,供應身體各個器官的活動及代謝需求。它之所以有規律地跳動,與位於上腔靜脈及右心房交界的竇房結有關。
竇房結是心臟的起搏點,它會發出規律的電流,經心房傳到房室結,再下傳至兩個心室,令心房及心室跳動,同時間協調心臟的運作,使血液能夠被泵送到全身。仁安醫院心臟中心副總監(心臟電生理學及起搏治療)、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指出,正常的心律大約為每分鐘六十至八十次,但非絕對,例如運動員或人在睡眠時的心律也會相對較低。
一旦心跳紊亂,除了可能是負責控制協調心跳的竇房結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涉及其他傳導系統,必須詳細診斷找出背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