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慎防第四高 痛風退散 關節不再痛

更新時間:16:30 2024-10-03
發佈時間:16:30 2024-10-03

痛風可以導致急性關節炎症發作,患處會紅、腫、發熱及劇痛,儘管這個病症不能根治,惟經適當治療及控制飲食,避免尿酸水平過高,可有效防止痛風復發。今日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分享如何降尿酸、保關節,助大家擊退痛風。

最愛飲飲食食的興叔年前體檢發現有腎石及尿酸過高,需要接受體外碎石術。之後家庭醫生勸喻他要注意高尿酸問題,包括節制飲食,但他沒有理會。去年中秋翌日,他突然腳趾公劇痛,夜半由救護車送到急症室。
檢查後發現他尿酸水平極高,腳趾公紅腫發炎,醫生說是因痛風症引發急性關節炎,處方消炎藥物,並建議他見專科醫生跟進病情。

排解尿酸能力不足

「痛風是代謝性關節病,主要是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導致不同程度的關節痛症。除了關節,也會增加患腎石機會及令腎功能下降。高尿酸更被視為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外的第四高,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仁安醫院風濕科顧問醫生馬繼耀說。
尿酸是一種代謝體內胺基酸和「普林」(又稱嘌呤\purine)後,身體正常的代謝物。尿酸過高離不開兩大原因︰導致尿酸形成的物質過多,以及排走尿酸能力相對較弱,其中後者佔整體因素約八成半至九成。馬醫生解釋,人的細胞凋亡後會經肝臟代謝成尿酸,再經腎臟排走,如果排解能力較弱,尿酸便會積聚於血液並沉澱,繼而結晶,如積聚於關節,就會造成痛風,堆積在腎臟,就會形成腎結石。
如何判斷尿酸水平過高呢?原來有指標。一般而言,尿酸濃度無法在正常體溫中溶解便屬於過量,如果男性及女性的尿酸水平分別大過或等於420umol/L及390umol/L,則視為尿酸過高。馬醫生指出,這個定義是基於患者的尿酸長期高於相關水平,並且伴隨關節疼痛;假設沒有症狀,則應隔一段時間再驗,連續兩次超出水平,就可以判定為尿酸過高。
興叔憶述,痛風發作時腳趾公關節紅腫熱痛,數日後才逐漸消退,偶然放肆飲食後,又會再次發作。馬醫生對此表示,痛風最典型痛楚多數由腳趾第一關節開始,有說法指或與腿部的溫度相對較低,使結晶容易沉澱有關。如果尿酸水平持續高企而不作跟進,甚至會演變成慢性關節炎,並使關節變形,部分嚴重個案更會波及手指關節及頸椎。 

尿酸積聚關節遭殃

或許大家不明白,為何尿酸積聚竟會使關節痛起來?其實,尿酸本為身體外來物,當身體意識到它在關節出現,免疫系統便會主動作出防禦,嗜中性粒白血球就會嘗試吞噬並移除這些結晶,然而這種方法並不奏效,反而引起炎症,造成關節紅腫熱痛。
當去到興叔持續疼痛並生腎石的狀況,其實已屆痛風第三期,發作次數只會越來越頻繁,必須盡早接受治療。馬醫生解釋,痛風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主要尿酸水平過高、沒有病徵,這個狀態可以維持多年。直到尿酸濃度上升達至臨界點而病發,即屬第二期,當患者進食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大量紅肉、海鮮、火鍋及飲酒,或是飲水不足,就有機會誘發病情。
比起興叔,廿八歲的阿臣就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他熱愛踢足球,腿部如有疼痛都會求醫。他說,曾經在比賽中扭傷足踝,之後由跌打醫師治理,但痛楚持續逾月,其後在家庭醫生細心了解下,發現尿酸水平超標,痛風發作引致關節炎所致。細問之下,原來他父親及叔伯均有痛風及腎石病史,幸好他在病發初期積極接受治療,暫時痛風未有重臨。

無創診斷評估病情

馬醫生說,越能在早期控制病情,對關節的影響就越低,尤其當出現持續關節疼痛,或是不對稱的關節痛,就應及早接受診斷。一般而言,醫生會透過臨床問症,例如關節痛楚發作的時間及位置等,初步判斷痛風的可能性,並會檢驗血液內的尿酸濃度。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骨骼超聲波,假如在軟骨表面發現光線,那就代表是早期尿酸結晶,必須再作跟進。
美國及歐洲的風濕病學學會關於診斷痛風指引,就建議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徵、病狀、血液中尿酸濃度指數及影像學結果,計算患上痛風的機會。
不過,某些痛風個案未必容易分辨到是尿酸積聚或其他風濕科疾病,馬醫生指屆時可接受「雙能量電腦掃描」(Dual Energy Computer Tomography, DECT)檢查。它是結合超聲波及電腦掃描的無創診斷技術,有別於抽取關節液及血液化驗,可以分析到尿酸的化學成分、標示其分布位置及積聚情況,有助及早識別痛風,從而制訂治療方案。

治療須治標又治本

痛風的治療可以分兩部分,包括治標,即是處理急性發作,以及治本,將尿酸水平降低及穩定下來。先說急性痛風治療,馬醫生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可用於一線治療;另一種較常用於迅速減低關節痛楚的藥物名為「秋水仙鹼」(Colchicine),它能抑制嗜中性粒白血球,減低炎症發生,病發後四十八小時內服用療效相對較好;某些腎功能較差人士,不適合前兩種藥物,則可用低劑量類固醇。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例如在急性發作時使用冰敷,並在四十八小時後以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也能有助減輕痛楚;而喝水則有助排走尿酸,紓緩病徵。
馬醫生提醒,上述治療方案僅適用於應對急性發作,並不能根本地去逆轉痛風,患者必須持續接受治療︰「目標是將尿酸水平降至360umol/L以下,個別嚴重個案,更要壓低至300umol/L以下,並且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無法達標的話,或要調整藥物劑量或使用進階治療。」
個案中的興叔說,當時醫生就處方了第二代降尿酸藥「菲布司他」(Febuxostat)以減低尿酸濃度,期間不能停藥,直至尿酸水平回落,仍要繼續服用一定劑量以鞏固療效。馬醫生解釋,治療痛風必須有耐性,即使尿酸水平達標也不代表結晶完全被溶解,治療一般以月計,估計大約三至六個月可清除大部分結晶。
近年,治療痛風也會使用到生物製劑,主要用於頑固個案,其中「第一型白細胞介素抑制劑」(IL-1)有助緩解急性發作及炎症,起初需要連續注射數天,病情穩定後可每八星期注射一次。
痛風患者或有疑問,是否不再感到疼痛,就意味痛風得到根治?馬醫生說,假如沒有改善飲食習慣,未有減重,痛風是有機會復發,尤其患者的排解尿酸能力較弱,一旦病情反彈,症狀或會變得更嚴重。正因如此,好些患者需要一直服用降尿酸藥物,期間可按病情與醫生商討調節藥物劑量,以減低身體負擔。

低普林飲食原則

痛風是因身體對普林的新陳代謝失調而使尿酸積聚於關節之中,許多患者更會在大吃大喝或飲酒後發作。故此,比起藥物治療,怎樣避免「禍從口入」才是最重要。
針對痛風患者的飲食,有「高普林」或「低普林」之分,「高普林」食物例如內臟、肉類、海鮮、全脂牛奶、全脂芝士及酒精等,患者應該盡量避免進食。至於「低普林」食物則包括瓜類、白麵包、白飯、瘦肉、家禽及低脂牛奶等。痛風患者亦多飲水、飲食定時定量,並建議使用低脂肪的烹調方法,或在烹調前去掉肉類的皮層及油脂,以減少油份攝取。酒精會增加尿酸產生並阻礙尿酸排走,故痛風患者或尿酸高人士應盡量避免飲酒。

高普林食物表

(每100克中含有>200毫克普林,應盡量避免進食)
* 動物的內臟,包括腦、肝、腎、心臟、胰。
* 油膩的魚,例如鯡魚、鯖魚、沙丁魚、吞拿魚、鱒魚。
* 海產,特別是魚卵、青口、扇貝、蠔、蝦米。
* 野味,例如兔、鹿肉。
* 肉和酵母的提取物,例如肉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