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癌細胞 躲不了 精準診斷乳癌無所遁形
更新時間:16:40 2024-09-27
發佈時間:12:00 2024-09-24

女士們愈來愈懂得愛錫自己,學會更注重個人健康,定期接受乳房檢查,就是其中一個對自己好的方法,畢竟面對乳癌這個女性殺手,人見人怕!今期就由放射科專科醫生分享各種乳房影像檢查方法,一同守護乳房健康。 

四十五歲的張女士每年均會接受身體檢查,估不到今年檢查發現異像。
「乳房X光造影發現我的右邊乳房有一個鈣化點,醫生擔心這可能是惡性腫瘤,建議我接受抽組織檢查。那刻,我的確有點猶疑,怕這種入侵性檢查會帶來創傷,但冷靜下來後,明白有問題必須及早面對,最終還是聽從建議,盡早接受診斷。」張女士說。
化驗結果證實,張女士患有原位乳癌。大部分女士知道自己患乳癌一刻都會大受打擊,情緒或會崩潰,而張女士透過資料搜集及朋友的意見,在等候結果期間已做足心理準備。慶幸的是隨後的正電子掃描確認癌細胞沒有擴散,病情屬早期,只要切除腫瘤,可保留乳房。術後亦聽從醫生建議接受十五次電療,減低復發率。現時她已全面康復,重投工作,每年需要定期覆診,以免病情復發。
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二○二○年本港女性乳癌新症個案達到四千九百五十六宗,高踞常見女性癌症榜首,死亡個案則達七百五十一宗,為第三位致命癌症。許多因素會增加患上乳癌風險,例如年齡。女士在三十至五十歲之間較易發病,年紀越大,風險越高。此外,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亦與乳癌發病率有莫大關連。
慶幸的是大約五成七個案屬於第一期,大約一成四個案則為第二期。

三維掃描 免壓無痛

要及早發現乳癌,除了留意徵狀包括是否有乳房硬塊、變形、腋下淋巴腫等外,莫過於定期進行乳房檢查。現時女性體檢會包括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有需要時會進行磁力共振,目的是透過影像分析,檢測出腫瘤特徵,並能評估腫瘤範圍及癌細胞是否出現擴散。
仁安醫院放射科專科陳施媛醫生說,乳房X光造影的原理,是利用X光穿透乳房組織,以檢測乳腺組織的改變及鈣化點,並能找出早期細小的癌變,惟它只能檢驗出八成至九成乳癌,故此必須配合臨床診斷,如果X光結果異常,便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
提到這種乳房X光造影技術,一般可以分為2D及3D。傳統2D乳房造影技術主要提供平面影像,部分乳腺組織或因為被擠壓而被遮蓋,令某些位置的乳腺病灶未必被發現,直至3D立體乳房造影面世,可以全方位清楚檢視乳房組織,並解決了過程中乳房被擠壓而引致疼痛問題。
「3D立體乳房造影是一項突破性技術,較數碼式2D造影精準,只需要幾秒時間,儀器便能從X光數據中,將乳房結構及可能出現之病變,透過多張影像清晰地呈現,大幅改善傳統影像技術中,乳腺組織被重疊的弱點,而且這種3D技術使用較少按壓力,但不會損害影像質素。」陳醫生說。

超聲波 看穿病灶

至於超聲波檢查及磁力共振,該院放射科專科李欣穎醫生則說,兩者均可協助檢驗出病變,其中超聲波檢查是藉着分析從乳房反射的超聲波回音,再轉換成圖像,清地顯示乳房結構影像,並可提供病灶大小及位置等資訊,也可以用於抽針引導,提高活檢的安全度。
既然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各有優勢,不同年齡的女士(特別是年紀較大群組)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又準確度高的檢查,或同時接受兩種篩查,加強檢查的準確性?
李醫生對此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普查方法是利用乳房X光乳房造影及早為乳癌作出診斷,從而降低死亡風險︰「特別是年過三十五歲婦女患上乳癌機會相對較高,故此建議三十五歲以上女性進行這種檢查。」不過她提到,乳房X光造影未必能檢驗出所有乳癌,加上華人女性乳房組織比較密及少脂肪,往往難於察覺異樣,屆時或需要超聲波檢查輔助,務求偵測到較細小的乳癌。

影像導航抽針活檢

假如在乳房位置檢測出鈣化點或可疑病變,就必須接受活組織檢查(俗稱抽針),以確認該位置是否存在癌細胞。然而,許多女性也像故事主人翁張小姐般害怕抽針,因為針頭刺進乳房會十分疼痛,但其實如今抽針技術已做到非常精準,安全性甚高。
陳醫生指出,抽針檢查可以分為幼針、粗針或真空輔助檢查,其中幼針(Fine Needle Aspiration)主要針對水囊、液體性質等乳房病變,以反覆刺入方式取得足夠細胞化驗,若然在腋下淋巴懷疑有病變,亦可透過幼針抽取細胞化驗。而粗針(Core Biopsy)則針對實心腫塊或鈣化點,能抽取軟組織做化驗,以及可以分辨到原位癌及入侵性癌症。
最後就是真空輔助檢查(Vacuum Assisted Biopsy),它利用真空吸力將組織吸入切針片,好處是低創傷,並能取出較大量乳房組織,可準確及有效地診斷乳房病變,並可於手術切除位置放入標記,以方便日後跟進或手術定位。患者適合哪種抽針檢查,一切需要視乎病灶位置及病情。
為了提高抽針的準確性,李醫生指一般會透過影像引導方式找出病變位置,過程迅速,能更快診斷出病變性質,有助減少抽針引起的不適,而且過程無需全身麻醉。她補充,抽針可用X光、超聲波或磁力共振引導進行,形式取決於病變在哪種影像檢查中檢測得到。

早期乳癌 手術根治

當確診為乳癌,必須及早因應病情制訂治療方案,早期個案(例如一至三期乳癌),可以經手術再藥物治療,以根治為目標,也有部分個案會先接受化療再做手術,縮細腫瘤後以手術切除,保留乳房機會就較大。
誠言,並非所有患者也像張小姐般幸運只需要切除腫瘤,大部分乳房組織可保留,術後外觀不變,大約一半乳癌患者需要切除全乳。現時,醫生會向乳癌患者解釋各種治療方案,以拯救生命為先,假如需要全乳切除,便會向她們提出同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即抽取身體腹部脂肪移至乳房,最重要是平衡這些方法的利弊,找出最適合患者的方案。

後期乳癌 用藥多元

相對而言,晚期乳癌的治療較為複雜,尤幸如今藥物推陳出新,患者的選項更多。仁安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孔敏醫生指出,不同期數甚或同期數的乳癌患者,治療方案也可不同︰「視乎患者是否帶有荷爾蒙受體或HER2受體,如前者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以減低復發率,後者則可以使用標靶藥物,假如兩者均屬陰性,藥物選擇就會較少。」
為了進一步減低復發風險,部份患者在切除手術後,仍要進行三至五個月化療,然後三至五星期電療,整個治療過程需要四至六個月。李醫生坦言,不少人會因此感到忐忑,始終療程需時,而且可能有副作用,可幸現時藥物療效顯著,輔助藥物效果亦不錯,能夠降低復發率︰「任何乳癌患者都不想經歷第二次,這些治療雖然辛苦,但完成後有一段長時間甚至永遠不會復發。」

精準用藥 有賴基因測試

基因測試近年在癌症治療的角色可謂舉足輕重,一旦發現癌細胞帶有特定基因,便可使用對應藥物,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
乳癌可以分為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及三陰性,仁安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孔敏醫生指出,基因測試有助判斷早期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化療;屬於HER2受體陽性患者,則可以合併使用標靶藥物及化療藥物,以避免病情復發;三陰性乳癌患者亦需要接受化療。
此外,我們知道部份乳癌病例屬於遺傳性,舉例說,部份個案就由乳癌基因 BRCA1及BRCA2發生基因突變而引起,如帶有這些異常基因,就有機會遺傳至下一代。若然乳癌患者經基因檢查後發現相關突變,如今亦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應對,瞄準癌變機制,準確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