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9:52 2024-09-16
炎症性腸病患者長期受肚痛腹瀉困擾,病情更可能「越燒越烈」,波及整條消化道甚或其他身體器官。幸而,如今有多種不同類型藥物可用於治療不同的病情,由下而上抑制炎症,今期就由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詳談各種治療方案。
自問年輕,飲食及作息習慣正常,廿歲出頭的詩詩卻一直受腹瀉困擾,除了會突然肚痛,需要即時上廁所外,更有一次發現大便帶有血絲。大學畢業後,她本計劃到第三世界國家旅行及體驗生活,但擔心腹痛問題會更趨嚴重,和父母商量後決定見醫生檢查清楚。
觀乎詩詩的臨床病徵及驗血結果,主診醫生初步評估為炎症性腸病,經大腸內窺鏡檢查後,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詩詩當然大惑不解,腸道怎會無緣無故發炎呢?不論如何,她唯有依從指示接受治療,幸好的是病情未算嚴重,經過一段時間療程,炎症得以控制,惟始終有復發風險,詩詩仍得長期用藥及覆診,避免炎症重燃。
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簡稱IBD)屬於非感染性腸道發炎,是長期、慢性病症,由身體免疫系統的不正常反應引起,當中常見的兩類是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所謂長期,是指連續多於六星期的腸道不適,如果出現相關狀況,應該盡早求診,查明原因。」仁安醫院腸胃肝臟科顧問醫生李永恒說。
雖說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但相信許多患者與詩詩一樣,疑惑何以無端發病。李醫生表示,炎症性腸病的發病成因至今未明,惟相信與多重因素有關,包括遺傳、環境及近年較多人談及的腸道微生態等,當免疫系統出現錯誤訊息,便會攻擊腸道,導致受影響部位發炎甚至潰瘍。
事實上,炎症性腸病在香港以至全球越來越普遍。李醫生指出,患者發病年齡介乎於二十至四十歲,本港每十萬人有四十四宗個案,若然加以細分,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發病率分別為每十萬人有廿四宗及十九宗,發病率相若。而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早年發表的研究,就發現本港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在過去三十年急升近三十倍,較日本、台灣及新加坡等地情況嚴重,相信與生活及飲食趨向西化有關。
炎症非只影響腸道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在炎症性腸病中佔有大比例,兩者的分別可以從發病位置說起。李醫生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範圍由肛門的直腸一直延伸上去,有機會波及乙結腸,甚或降結腸及橫結腸。正因如此,患者經常會有便意及排便不清的感覺,並會大便帶血、黏液及感到腹痛與食慾不振。
至於克隆氏症,除了上述提及的病徵之外,患者較多有體重下降、發燒或貧血等情況,主要是它不僅影響腸道,更會牽涉整個消化系統,由口腔、食道連消帶打到達腸道。如果患處受到感染,更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
李醫生說,隨着腸道發炎越發頻密,有可能出現其他嚴重病症,以潰瘍性結腸炎為例,急性病發可導致毒性巨結腸症,當炎症加劇並擴散至整條結腸,結腸便會快速擴張,或會引致嚴重腹脹、敗血病及因腸道穿孔而造成腹膜炎,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克隆氏症的嚴重個案,更會在肛門周圍生長出俗稱「瘻管」的不正常管道,它會連接腸道、皮膚、膀胱或陰道等位置,以致黏液、膿液或大便從瘻管流出。
不要以為炎症性腸病的「破壞力」僅僅如此,李醫生指部分個案會有腸道以外症狀,例如關節炎、關節腫痛、眼睛發炎,甚至皮膚會出現紅腫及潰瘍,故此如有疑似狀況,必須提高警覺。
抽絲剝繭 層層診斷
詩詩憶述,當初入院就接受了一連串檢查,始確診為炎症性腸病。李醫生解釋,現時並沒有單一測試可以準確診斷炎症性腸病,必須依據患者臨床病徵及各種檢查,一步一步排除其他病症,從而斷症。
「檢查上, 先由抽血做起,化驗血清素、發炎指數及血沉降指數等評估有否異常狀況,並會化驗大便樣本及種菌,了解是否存在細菌足以解釋到病徵, 如呈陰性,則可排除細菌感染因素。此外,醫生會檢測大便中的鈣衛蛋白,可以藉此區分腸炎及腸易激綜合症,並可推斷腸道發炎程度。最後,當高度懷疑是炎症性腸病,就會安排大腸內窺鏡檢查及抽取黏膜細胞化驗,加以引證。」李醫生說。
這種層層推敲、小心求證的診斷方法,目的在於排除其他腸道病變及惡性腫瘤發生的可能性,並有助區分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李醫生以大腸內窺鏡檢查為例,如果炎症影響的範圍局限在直腸,且有連續性,很大機會是潰瘍性結腸炎所致;而克隆氏症患者發炎範圍沒有連續性,偶爾腸道中間位置正常,後段再有發炎的可能性,而且較多有結節或肉芽等組織,透過這種入侵性檢查,便能一目瞭然。
個案中的詩詩就曾擔心,病情會否由潰瘍性結腸炎演變成克隆氏症?畢竟後者聽起來嚴重得多。李醫生對此表示,相關情況較少發生,反而因為兩者在早期的症狀頗為相似,有可能要到病情嚴重時才能斷定,也因此引證大腸內窺鏡檢查在診斷上的重要性。
持續用藥 緩解至上
不論是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治療目標離不開緩解發炎、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讓被炎症破壞的腸壁黏膜癒合以減低併發症風險。針對病情輕微個案,李醫生指抗炎藥物「美沙拉嗪」(Mesalazine)有助減低炎症及紓緩症狀,並具有口服、塞肛及灌腸劑等類型,後者較適合直腸及左側結腸炎患者。
假如病情未能受控,可以考慮使用類固醇及免疫系統抑制劑,惟由於兩類藥物均有潛在副作用,例如後者會損害肝、腎功能及增加患上淋巴瘤的機會,故此不建議以高劑量及持續使用,用藥期間亦要定期進行血液監測。李醫生補充,克隆氏症患者病情無疑相對嚴重,可能需要同時使用「美沙拉嗪」及類固醇,重點是必須及早用藥,避免拖延令治療變得越來越棘手。
一些對傳統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瘻管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李醫生建議可考慮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以往,生物製劑多數用於治療風濕病科疾病,隨着醫療科技進步,現時已可應用於包括炎症性腸病在內的一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它能有效改善腸道發炎症狀,亦不會影響整個免疫系統。
李醫生說,現時有不同種類的生物製劑可供使用,並可選擇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平均每八至十二星期注射一次,患者可因應生活及工作習慣決定注射頻率。要留意的是,生物製劑可引致乙型肝炎及肺結核菌被再度活化,故此用藥前,醫生會為患者進行相關測試,確保他們適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
李醫生強調,炎症性腸病屬於慢性疾病,不能根治,即使患者用藥後病情得以緩解,即較少甚或沒有任何症狀,也應定期用藥及覆診,畢竟腸道炎症經常復發不僅增加併發症風險,這些累積性傷害也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腸道發炎,戒口幫到手?
腸道有慢性發炎,第一時間難免想到,要吃得清淡一點或戒吃某幾類食物。仁安醫院腸胃肝臟科顧問醫生李永恒說,與一般腸胃炎不同,戒口無助於令炎症性腸病病情轉好,最重要是均衡飲食,補充營養所需,當然最好少吃一些刺激性食物,例如醃製類製品,避免炎症進一步惡化。
李醫生指出,由於炎症性腸病患者容易併發貧血,故此建議每天應攝取足夠蛋白質,多吃含豐富鐵質食物及維他命C。此外,患者較容易有骨質疏鬆問題,有需要時可多攝取含豐富鈣質食物及定期運動,保持骨骼健康。如果炎症轉向輕微,不妨選擇一些容易消化及清淡食物,少吃多餐,有助減輕腸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