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精準.康復快 機械臂輔助人工關節置換 踏出無痛新一步
更新時間:16:24 2024-09-05
發佈時間:16:24 2024-09-05

關節置換手術有逾半世紀歷史,發展與時並進,由最初全人手形式,至二千年初的電腦導航協助,到今天的機械臂輔助,將手術精準度再一步提升,病人術後更快康復步行。今期骨科專科醫生就會分享這種新技術,如何讓患者步出更美好的未來。

「我以為往後的日子只能靠輪椅代步,沒想到今天可以再次站起來無痛步行,感覺真的很奇妙!」六十歲的廖太太在六年前開始受關節痛困擾,每當走路時盆骨近大腿位置異常疼痛,她最初以為步姿欠佳所致,曾嘗試針灸及物理治療。但其後痛感愈演愈烈,經骨科醫生診斷始知道是髖關節退化。
廖太太初時服止痛藥及減重希望改善,惟髖關節疼痛加劇,去年她已經無法正常步行,需要坐輪椅。醫生建議她考慮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對於這種大手術,她一度遲疑,考慮足足半年才鼓起勇氣接受。
廖太太今年五月接受機械臂輔助左髖關節置換手術,完成手術後第二天,已經能夠落地步行及接受復康治療,目前她正等候醫生安排右髖關節置換手術。她笑言,一早知道手術如此進步,便會「早做早享受」,毋須承受痛楚。

換技術 精益求精

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林健偉表示,不少長者受關節退化困擾,步行時十分疼痛,影響日常生活。病情輕微的可以透過保守治療,例如減重及物理治療等紓緩徵狀,部分人可以注射透明質酸;假如接受過相關治療,依然未有改善,或關節出現嚴重變形及影響到日常生活,可以考慮接受俗稱「換骹」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香港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比髖關節置換多。林醫生解釋,亞洲人天生大腿傾向內彎,即所謂「O型腳」,步行時較多依賴膝關節內側,磨蝕速度因而較快,加上退化與年齡有關,而本港人口男性及女性壽命平均為八十一歲及八十七歲,患有關節退化人數自然多。
廖太太曾擔心置換關節是大手術,也憂慮到人工關節的耐用度,有生之年可能要換第二次關節,所以遲遲未敢接受手術。林醫生引述研究指出,大約九成患者的人工關節術後十年依然運作正常,有時用了二十年仍狀況良好。
關節置換手術在醫學界已有數十年歷史,期間不斷有改善。傳統方法是全人手在關節前方開一個切口,移除受損的軟骨及骨骼,然後植入人工關節去恢復關節功能。傳統手術傷口較大,而且切割及置入人工關節的尺寸全靠醫生經驗,可能有偏差,術後滿意度視乎個案而定。
隨着技術日益進步,如今的關節置換手術發展得成熟,有電腦導航輔助,準確度提升,膝關節退化患者可因應病情選擇置換全膝或半膝人工關節。
林醫生說,半膝關節置換手術造成的傷口較短,復元速度較快,以住院時間計算,全膝關節置換平均為四至五天,半膝關節置換患者兩日已可出院,部分歐美國家甚至將其列為日間手術,術後兩至三個月已能活動自如。
由於換半骹患者的膝蓋彎曲角度較大,感覺自然,故此滿意度比起全膝關節置換更高。「部分患者覺得自己好像從未做接受過手術一樣。至於怎樣決定換全膝或半膝,必須因應患者需要,年紀、退化程度及生活需要等因素,沒有最好的單一選項。」林醫生說。

三維掃描 精細規劃

時至今日,關節置換手術再邁進一大步,仁安醫院最新引入的機械臂輔助人工關節置換系統,就配合三維電腦掃描,精準度進一步提升。
林醫生說,患者在術前四至六星期需要接受三維電腦掃描,經電腦系統收集及分析掃描得出的數據,以組成三維骨骼模型,以便醫生全盤了解關節狀況及規劃手術。
以往全人手、電腦導航所使用的二維X光檢查,僅能提供平面影像,術前計劃全憑醫生的經驗而制定,如今在機械臂電腦程式的協助下,就能準確分析關節結構、病變程度、關節假體尺寸、植入位置,以至被切割的角度等,讓醫生可以預視患者骨骼狀況,以及掌握手術期間可能出現的變數。
經常說「機械臂手術」,不要以為是由機械人操刀整個換骹過程,正式來說,其實是透過機械臂輔助醫生進行手術。機械臂手術系統一般分為三部分,分別為電腦、導航系統及機械臂,擔當着不同角色,例如導航系統,好比醫生的眼睛,骨科醫生進行手術時就如多了一個機械人從旁協助。
「術前,電腦程式已經劃好位置,設計好圖則,兼且擬定好切割角度,減低以毫米計的誤差。機械臂及電腦導航的工作就是協助執行及確保手術的精準度,醫生的角色則是操控這套系統,並且預防傷及其他組織及減少挫去過多骨,以及處理患者身體移動等突發情況。」林醫生說。

安全感應 有錯即停

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是如何進行呢?林醫生說,醫生會注視屏幕影像,監控機械臂進行切割,直接截骨,毋須使用截骨模板,使整個截骨過程更加安全穩定。相對全人手手術,實際落刀角度或有誤差,傳統上仍要以人手操控,或令假體未能植入最理想的位置。
而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系統因使用了安全感應技術,有助減低傷害軟組織的機會。這些軟組織主要包括肌腱、韌帶及軟骨等,有連接肌肉及骨骼、承托關節及紓緩壓力的作用。假若軟組織受損,除了失去相關作用,患者更可能因此出現疼痛及活動能力受限。
「如何截骨、截多少、放入假體的角度,系統一早已規劃好,若然切割範圍偏離兩毫米邊界,或系統感應到軟組織,便會自動停止切割。而在患者骨頭放置的追蹤器,實時監察人工關節及韌帶的活動及張力,有需要時可在手術中調節,達致關節平衡。手術過程中,亦會有技術人員駐場,負責微調機械臂的角度,確保技術層面運作順利。」林醫生說。

勤力復康 加快復元

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的最大優勢是減低創傷,加快復康時間,患者最快術後兩天可以出院,至於幾時能夠百分百康復,則取決於患者接受物理治療的進度︰「越早落床步行,復康期就越短,否則肌肉的復元能力會較差,也會增加併發症出現的風險。」林醫生說。
一般而言,患者術後翌日已能落床站立及行走,隨即可以接受物理治療,訓練着重關節腫脹及疼痛控制,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上落床、起身坐下及使用枴杖協助行走的方式。廖太太記得,復康初期,按指示使用助行器輔助,直至腿部力量得到改善。此外,她要避免過度扭動或彎曲髖關節、彎腰執拾物件及睡覺時側躺等動作,以免觸傷患處。
有些換關節患者需要再入院「維修」。林醫生指出,跌倒及骨折均有機會加劇人工關節磨蝕,其次就是遭到細菌感染,以及患者身體毛病,例如免疫能力較差、長期需要服用類固醇藥物、患上濕疹、糖尿病及牙齒問題等,均有可能導致假體受到破壞。
林醫生提醒接受手術的患者毋須太過擔心,只要遵從指示護理關節便可︰「尤其現今手術可以精準地植入假體,位置放得好,則可以用得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