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抗惡菌 防胃癌小心幽門螺旋桿菌作怪
更新時間:17:08 2024-08-28
發佈時間:17:08 2024-08-28

胃癌是本港第六號癌症殺手,其中一個導致胃部癌變的風險因素,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它可以在酸度極高的胃內生存並不斷引發炎症。
今期仁安醫院醫療團隊就為大家講解如何殲滅這種惡菌,及一旦演變成胃癌後如何治療。

從事金融行業的慧妍食無定時,經常胃痛,她手袋中總有胃藥傍身。奈何最近腸胃不適頻繁,她原本不想多理會,但想到她的婆婆因胃癌而身故,於是決定見腸胃科醫生檢查清楚。
過去多次求診,醫生均有建議她照胃鏡,但慧妍在服藥後病徵紓緩便沒有理會醫生建議,這次不敢怠慢乖乖照胃鏡,結果找到胃痛元兇─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接受兩星期抗生素療程,惡菌終被消滅,也掃走了經常胃痛的煩惱。

兩人中有一人帶菌

形容幽門螺旋桿菌是惡菌一點也不錯,因為它可以在強酸度環境下生存及引致胃不斷發炎。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生存在胃部內,是人體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胃部本是一個酸性非常高的器官,但它是少數能夠殘留長存在內的細菌,可以在胃黏膜繁殖。」仁安醫院腸胃肝臟科顧問醫生彭慶茵說。
既然胃部是一個嚴苛的環境,為甚麼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在此生存呢?原來,這種細菌形狀特殊,尾部像魷魚般分叉,方便它們游走於胃黏膜,在內膜定居及繁殖。它甚至可以分泌一種特別酵素,化酸性為鹼性,並能藉此包圍自己,故能夠適應強酸環境。
幽門螺旋桿菌的普遍性,跟它的生存能力一樣強。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於二○一七年的研究顯示,全球大約有四十四億人帶有幽門螺旋桿菌,亞洲地區包括香港在內,感染率約五成多,換句話說,每兩人中便有一人被感染。彭醫生指出,一些生活指數較低、資源匱乏的國家,感染率相對地高,尤其環境擠逼、共用餐具及飲用不潔淨水人士,更容易受到感染。
慧妍至今也不明白為何自己會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事實上,醫學界仍未得知其確實成因及傳播途徑,估計與唾液、體液、嘔吐物、污水及共食等傳播有關。假如同住家庭成員有人是帶菌者,受感染機會較高。
彭醫生說,大部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個案是沒有任何徵狀,基本上是潛伏多年也沒有察覺︰「它並不是單一可以引致胃部不適的原因,可能是其中一種,但有更多因素例如功能性不適及胃酸倒流等亦可以造成胃痛,假如持續出現徵狀,應該盡早接受診斷,找出背後原因。」

吹氣測試  惡菌現形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之所以要提高警覺,是因它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彭醫生解釋,它會使胃內膜細胞腫脹及發炎,炎症持續下有會令胃黏膜的上皮細胞變異而形成腸化生,即是變成了類似腸黏膜的上皮細胞,失去了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此外,幽門螺旋桿菌亦會增加患上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等風險。
要得知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般會進行「碳-13尿素吹氣測試」這種非入侵性檢查。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可分解尿素的尿素酶,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並經由肺部呼出,藉着檢查患者的吹氣樣本,便可得悉有否這種細菌存在,準確度大約為八成半至九成。
彭醫生補充,接受檢查人士在兩至星期前必須停服抑制胃酸藥物及抗生素,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除了吹氣測試,糞便抗原測試亦有助於診斷幽門螺旋桿菌,至於血清測試,她指不太建議這種檢查方式,因抗體僅表示過去曾感染細菌,難以判斷目前是否帶菌,準確度因而較低。若然上述檢查都未有發現,建議接受胃鏡檢查並取組織化驗,一併排除其他發病原因。
本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逾五成,如此普遍,應否進行全民篩檢,以減低可能導致胃癌的醫療負擔呢?彭醫生說,現時很多體格健康檢查都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測試;但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的關係非必然,加上篩查需要考慮成本及治療配套,必須平衡整體效益。不過,她建議持續有症狀或家庭成員是帶菌者的人士接受相關檢查。

三聯療法  消滅細菌 

治療方面,「三聯療法」是現時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常用方案,意思是以兩種抗生素搭配名為「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物,三管齊下,療程為兩星期,治癒率可達九成。彭醫生說,大約一至兩成個案會出現抗藥性,故此療程後兩個月必須再進行吹氣測試,以評估往後治療方向。
假如未能完全殺清幽門螺旋桿菌,彭醫生指可用四藥治療,即在原有藥物加上四環素,惟患者或會出現胃脹及嘔吐等副作用;若然仍未成功,就可能要透過胃鏡抽取組織種菌,了解細菌的抗藥性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個案中的慧妍慶幸及早發現惡菌,經過兩星期療程,惡菌被殲滅,截斷它不斷引發胃炎演變成其他後遺症的通道。如果胃痛患者經詳細檢查後確診胃癌,如何治療?
仁安醫院外科部門副主管、外科顧問醫生馮明杰坦言,大部分胃癌個案確診時已屆中、後期,由於早期胃癌沒有明顯病徵,加上幽門螺旋桿菌屬於長期發炎、患者不會感到明顯痛楚或不適,除非有潰瘍或嚴重胃脹,否則根本難以察覺。

早期胃癌  手術可治

假如能夠在早期確診,仍屬原位癌階段,即癌細胞在黏膜最表層發生,可以透過「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形式,利用特殊的手術刀,削除黏膜下的病變組織及其邊緣位置,減低癌細胞殘留的風險。若然癌細胞已經侵蝕至深層位置,則要考慮以手術方法進行局部胃切除或全胃切除,清除癌腫。
馮醫生說,局部或全胃切除與否,需要考慮多重因素,包括腫瘤位置、大小及患者身體狀況。舉例說,如腫瘤接近胃部出口(近十二指腸位置),可選擇部分胃切除;如近胃部入口、即食道附近,就可能要全胃切除。
不論是局部胃切除抑或全胃切除,術後胃的容量減少,進食時就要好好調節及適應。馮醫生說,胃的幽門如一個漏斗,幫助我們把食物碾碎並逐少輸送至小腸,當術後失去了這個功能,患者就要少食多餐,並且細心咀嚼,以讓食物順利落格。
馮醫生又提供了飲食貼士,助胃癌患者術後吃得安心︰「冬菇及鮑魚等難消化食物,或是像柿子這些富纖維的水果等,應該盡量少吃,否則或會導致腸道阻塞。此外,進食後避免即時飲湯,否則水分會沖走食物而令人無法攝取到營養,最好給食物一點時間去消化。」

胃痛不等於有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致胃癌,市民大眾當然關注自己會否染到惡菌,甚至一有胃痛,就聯想到與它有關。
仁安醫院外科部門副主管、外科顧問醫生馮明杰說,市民難免有錯覺,將胃部任何不適也與幽門螺旋桿菌畫上等號,反而有機會因此延誤了病情。
馮醫生曾遇過一名長年胃痛的患者,即使服用過胃藥也無法紓緩徵狀,甚至接受過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也一無所獲。對方以為沒有感染惡菌,可能是常見功能性不適所致,故此沒有再深入探究,到最後病情嚴重時入院才發現晚期胃癌。
許多消化道疾病例如胃潰瘍及胃酸倒流,甚或是胃癌也會導致胃痛,而大部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個案則沒有徵狀。馮醫生強調,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部不適是完全兩回事,故此單憑評估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而研判病情,並不合適。建議病人若胃部持續不適,必須全面檢查清楚,找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