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八州爆「接吻蟲病」恐致心臟衰竭及猝死│康健講健康

美國八州爆「接吻蟲病」恐致心臟衰竭及猝死│康健講健康

更新時間:16:48 2025-10-06
發佈時間:16:48 2025-10-06

美國八個州出現新興傳染性疾病「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病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美國疾控中心)呼籲民眾提高關注,並提議將該種疾病升級為美國的地方性流行病,加強針對相關病症的檢測與預防工作。

美國疾控中心指出,「恰加斯病」在美洲的其他二十一個國家,已呈地方性流行。雖然一般民眾感染風險極低,但旅遊及住在鄉村,常與野生動物接觸等特定高風險群組仍需提高警覺。目前美國已有至少八個州通報出現本土感染病例,其中得州病例數量最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七百萬人感染「恰加斯病」,每年大約一萬人因此死亡。
「恰加斯病」又名「美洲錐蟲病」,主要是由名叫「錐蝽」的昆蟲所傳播,叮咬人類後,將寄生蟲「克氏錐蟲」帶入人體。「錐蝽」主要在晚間活動,靠吸食人類和生活在北美洲的有袋動物負鼠等哺乳動物的血維生,這種昆蟲喜愛在人的臉部吸血,故又稱為「接吻蟲」。牠們廣泛分布於美洲多個國家,包括墨西哥和美國,尤其是氣候溫暖的美國南部。有報告指,「接吻蟲」的蹤跡已遍布美國三十二個州。

吸血接吻蟲為主要傳播媒介

「錐蝽」若叮咬感染「恰加斯病」的人畜,亦可能受到感染,而一旦受到感染,其糞便會帶有「克氏錐蟲」。「錐蝽」於吸血時或吸血後會在人身上排便,其糞便中的「克氏錐蟲」便有可能從人的黏膜和皮膚傷口進入人體內,導致被叮咬的人染病。
目前,「恰加斯病」傳播範圍限於美洲,主要為郊區。不過,「錐蝽」卻曾在香港出現。食物環境衞生署的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就曾在本港採集到「廣椎獵蝽」,它是其中一種可能傳播「恰加斯病」的錐蝽屬昆蟲,這種昆蟲可在戶外(例如多老鼠藏身的柴堆)和在戶內找到。若在室內環境,「廣椎獵蝽」會匿藏在牆壁和木製物件的縫隙,睡床一帶地方,尤其在床褥底下。

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每年約有二十八萬人感染「恰加斯病」。這種病的臨床過程發展緩慢且經常無症狀,病程分為兩個階段。
最初的急性期在感染之後持續約兩個月。雖然大量寄生蟲可以在血液中循環,但在大多數情况下患者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且不具有特異性,例如發熱、頭痛、淋巴腺腫大、蒼白、肌肉疼痛、呼吸困難、腫脹、腹部或胸部疼痛等。不常見的情況是,被「錐蝽」叮咬者首先可見的典型體徵是皮膚破損或一側眼瞼青紫腫脹。
在慢性期,寄生蟲主要隱藏在心臟和消化道的肌肉中。感染十到三十年後,多達三分之一患者出現心臟障礙,多達十分之一出現消化道(典型情況是食道或結腸擴大)、神經系統或混合病變。這些患者日後可能會經歷心臟和消化系統的神經系統和肌肉的損害,導致心律不正、漸進式心臟衰竭和猝死,以及其他臨床表現和併發症。
由於目前未有針對「恰加斯病」的疫苗或預防性藥物,專家呼籲民眾務必加強自我防護,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確診後可接受抗寄生蟲藥物治療。苯乙咪唑或硝呋替莫都能殺死寄生蟲,並完全有效地治癒疾病。但是,感染時間越長,藥物效力就越小。

克氏錐蟲傳播途徑

  1. 受感染錐蝽於吸血時或吸血後會在人身上排便,其糞便中的克氏錐蟲從黏膜和皮膚的切割傷口進入人體。
  2. 攝入經克氏錐蟲污染的食物或飲料,例如通過接觸受感染的錐蝽或負鼠(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種有袋動物)的糞便或尿液。
  3. 在懷孕或分娩期間。
  4. 通過輸血或血液製品。
  5. 通過移植某些器官(如心臟或腎臟)。
  6. 實驗室事故。

立即追蹤《東周刊》全新WhatsApp頻道,緊貼全城熱話、突發猛料、獨家消息!
https://bit.ly/4gnvl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