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菜花」斷尾難 預防勝於治療│康健講健康

「椰菜花」斷尾難 預防勝於治療│康健講健康

更新時間:10:00 2025-04-28
發佈時間:10:00 2025-04-28

生殖器疣,俗稱「椰菜花」,患者的生殖器官、肛門及周邊區域會長出腫塊,由於其外觀呈現菜花狀的肉粒凸起,外形與椰菜花相似,因而得名。 

「椰菜花」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簡稱HPV)所引起的皮膚傳染病,多數是由於患者感染低危型HPV六及十一型所引致。「椰菜花」是由直接接觸患者外露的傷口傳播,一般經由性行為感染。根據香港衞生署統計,二○二一年患上「椰菜花」的男性數目達一千○七十四宗,男性的患病人數是女性的三點三倍。
事實上,不論男女,有性生活人士一生中有高達八成機率感染HPV,即使一生中只有一個性伴侶仍有將近六成HPV感染風險。全科醫生古頌為指,HPV潛伏期長達數周至數月,甚至數以年計才出現症狀,加上病徵不易察覺,所以不少人感染HPV亦不自知並把HPV傳染給性伴侶。當HPV發展成為「椰菜花」,「椰菜花」的潛伏期為一至八個月,患者大多數在三個月內確診。「椰菜花」有着極高傳染性,在與「椰菜花」患者性接觸後,患病機會高達六成五。
「椰菜花」患者的生殖器官、肛門及周邊區域的皮膚或黏膜上會長出肉色小粒。這些肉色小粒可以是平滑的腫塊或呈粉紅色菜花狀的大腫塊,也可以獨立一粒或一堆的形式出現,通常無痛,但偶爾會痕癢,並且容易破損、流血和發炎。男性患者的受感染部位多在陰莖的包皮系帶、陰莖冠溝或尿道出口。女性則多在陰道出口、陰唇、陰道及子宮頸。有肛交的男女,肉粒也有可能長在肛門或會陰。

會自己痊癒? 

儘管「椰菜花」並不致命、不會引致嚴重的併發症,但一旦感染就會經常復發,不易斷尾。根據一項跨國研究顯示,「椰菜花」復發在男性中相當常見,約四成患者會至少復發一次。
未及時治理,「椰菜花」會越長越多、越大。如發現生殖器官及周圍長出肉粒,應立即接受醫生檢查,醫生可透過觀察確定求診者是否感染「椰菜花」。有時候,醫生會在患處塗上一些淡醋似的溶液。假如確診「椰菜花」,患處會變成白色。另外,醫生亦會檢驗肛門或陰道內部,以確定是否有隱藏性的「椰菜花」。
古頌為醫生表示,若及早治療,可減少「椰菜花」因磨損引致發炎和流血的機會,也可降低反覆感染及傳染給伴侶的機會。直至目前為止,醫學界並沒有任何根治「椰菜花」的方法,但卻可以透過治療控制病情。治療方法可包括化學冷凝、燒灼術或激光治療。患者亦可以醫生處方外用藥劑塗於患處,減少「椰菜花」的大小和數量。另外,進行手術去除也是常見治療大範圍「椰菜花」的方法,但並不能根治引致「椰菜花」的HPV。

持續感染HPV可致癌

現時未有HPV感染的針對性治療方法。雖然大部分HPV感染可自行清除,但若無法自行清除HPV,HPV持續感染會演變成難以控制及相當嚴重的情況,例如導致癌症。持續感染高危型HPV可導致某些相關癌症。一提起HPV,大部分人可能都即時聯想到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婦科癌。其實,亦有機會形成肛門癌和頭頸癌。以往,頭頸癌患者多為有吸烟飲酒習慣的中年男士,但近年多了中年男女患上由HPV引致的頭頸癌。
如懷疑感染HPV,進行HPV基因檢測可以得知自己是否帶有某些型號的HPV,可避免傳染他人,且能按醫囑進行後續跟進。HPV有很多種型號,感染HPV不一定代表已感染所有可預防的型號,故即使已經有過性經驗,接種HPV疫苗亦可預防未接觸過的HPV型號,從而預防因感染低危型及高危型HPV引致的疾病和癌症。世界衞生組織已建議具備條件的國家及地區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