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第49樂季|弦動江南 徐慧胡琴獨奏音樂會

更新時間:00:00 2025-09-10
發佈時間:00:00 2025-09-10

當絲竹悠然,胡琴嘹亮,胡琴可不只是傳統樂器,亦是一段跨越百年的情感與時代映照。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將呈獻「弦動江南 — 徐慧胡琴獨奏音樂會」,一場由香港中樂團客席常任指揮孫鵬、胡琴演奏家徐慧攜手的胡琴獨奏音樂會。這次專訪徐慧,了解她如何精心挑選八首細訴胡琴百年歷史軌跡的樂曲,邀請觀眾從古至今,進入既古典又現代的音樂江南。


胡琴歷程的總結與展望

中央音樂學院二胡及板胡雙主科研究生畢業,師從趙寒陽教授與李恒教授的徐慧,自二〇〇六年加入香港中樂團,十四年後晉升為署理二胡首席。這些年,她的舞台歷練與音樂積澱,正好在今次獨奏會得到一次完整的展現。

她坦言:「最難的不是找作品,而是如何組合它們。」二胡曲目浩瀚繁富,若沒有一條清晰的主題線索,觀眾難以感受其縱深。於是,她選擇以「以不同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作品」作為脈絡,從劉天華的經典之作,到當代作曲家的新鮮篇章,搭建起一條百年時光的橋樑。「我希望觀眾坐下來,能感受到胡琴如何從傳統走向現代,既有歷史的沉澱,也有時代的回應。」

這次音樂會不僅是徐慧多年來音樂歷程的總結,也是一次以胡琴為軸、回望百年樂聲的探索。
這次音樂會不僅是徐慧多年來音樂歷程的總結,也是一次以胡琴為軸、回望百年樂聲的探索。


體驗胡琴百載風華

音樂會開首,徐慧選擇以清末民初的二胡先驅為起點 —— 劉天華與華彥鈞(阿炳)。一位是學院派的奠基者,另一個是民間藝人的典範,二人奠下了二胡走向世界的根基。「二胡這件樂器歷史悠久,但真正登上專業舞台,是從劉天華開始,可說是二胡的『祖師爺』。我選擇他的《病中吟》,是『劉天華二胡十大名曲』的第一首,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將會以二胡獨奏形式演出,讓環保二胡率先登場;阿炳沒接受過學院訓練,但留下了非常著名的《二泉映月》,是我從小就接觸的,都是非常重要、用以向先賢致敬的胡琴作品。」

緊接的《火 ─ 彩衣姑娘》,選自劉文金無伴奏套曲《如來夢》第三樂章,徐慧這次特意選用了他改編的與琵琶對話的協奏曲版本。「如果全場都是獨奏,怕觀眾會感覺疲乏,所以希望能呈現多樣性。這次我與合作無間的張瑩搭檔,觀眾絕不能錯過。」另一首選曲趙季平的《心香》,承載着影視音樂大師溫潤的旋律與光明的氣息。徐慧希望透過它,讓觀眾感受到禪意般的寧靜與積極向上的力量。


游走江南意韻

下半場的安排別具心思,不僅展示二胡,更將板胡與京胡一一呈現。「板胡是以椰殼和木板製成的,拉奏時所需的力度和二胡截然不同;京胡的難度又在於它太輕小,沒有托,需要同時用雙手控制琴身不晃動,還要拉得響亮,其實非常挑戰體力。」她先以環保京胡演繹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著名唱段《氣衝霄漢》,讓觀眾在熟悉的旋律中重回「胡琴百年」的精神核心;隨後以高音板胡演奏王丹紅《永遠的山丹丹》第五樂章《趕腳的人》,將板胡粗獷而充滿張力的音色帶到舞台,被作曲家稱為高原人的一首「安魂曲」。


東西交匯的落幕

音樂會的終章,由美國作曲家Alexis Ehrich為胡琴量身創作的《長恨歌》壓軸。這位熱愛中國文化的作曲家,以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題材,為胡琴注入另一種文化的凝視。徐慧曾在上海進行世界首演,這次香港首演,既是回顧,也是新啟。她說:「這次音樂會從頭到尾,我希望觀眾能看到胡琴百年的歷史脈動 —— 從劉天華開始,到現代中國作曲家,再到跨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這一夜,觀眾將不僅聆聽到胡琴的聲音,更會見證它在百年間的變遷,從傳統走向現代,從本土走出世界。徐慧的胡琴音樂會,不只是一場獨奏,更是一段時間與空間的深情對話。

 指揮:孫鵬
指揮:孫鵬


弦動江南 — 徐慧胡琴獨奏音樂會

日期及時間:2025年10月4日(六)晚上8時及2025年10月5日(日)下午3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400、$300、$250、$200(門票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指揮:孫鵬
胡琴:徐慧
笛子:林育仙
琵琶:張瑩
網址:https://www.hkco.org/tc/Concerts/Strings-Of-Jiangnan---Xu-Hui-Huqin-Recit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