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00 2025-10-30
 
                                            在通脹壓力籠罩全球餐飲業下,日本平價連鎖餐廳薩莉亞(TYO:7581)逆市交出一張驚艷的成績單,最新一個年度的營收突破二千五百億日圓,實現強勁雙位數增長,利潤按年大增近一成八,當中香港更成為增長引擎之一。
開業接近六十年的薩莉亞幾乎不加價,有日本網民翻出上世紀九十年代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店餐牌,發現當年的價格竟比現在貴一倍,考慮到期間的成本上漲,薩莉亞無疑創出賣得越平,賺得越多的奇蹟。
能人之所不能,源於薩莉亞無所不用其極節流,尤其是透過中央廚房大量生產預製菜,店內既無專業廚師,連菜刀亦沒有,店員的任務只是翻熱預製菜。靠極限壓低成本,薩莉亞不單每年新增逾百間店舖,過去四年的利潤更翻了超過三倍。


薩莉亞剛公布最新業績,日本本土市場的表現非常亮眼,現有門店銷售額按年增長一成八,客流量增加一成六,而且是在維持大部分產品價格不變下實現,消息刺激股價單日抽升超過一成,反映投資者低估了這個以預製菜聞名的平價西餐集團潛力。
薩利亞主要分為日本薩利亞、薩利亞澳洲和亞洲區等幾大部門,其中薩利亞澳洲位於墨爾本的食品加工廠,主要為日本及海外門市生產漢堡排、白醬等產品,是其預製菜王國的心臟。
日本業務為本土薩利亞餐廳,亞洲地區包括中港台和新加坡,亞洲區的整體營收按年上升百分之七點四,惟盈利受中國市場拖累跌近一成三,不過香港業務表現強勁,期內收入按年增長一成四,盈利更大升近一成八。

逆市堅持不加價
作為日本老牌連鎖意大利菜餐廳,薩利亞與日本同業一樣,近年飽受日圓大貶值刺激進口食材和原料價格暴漲之苦,最震撼日本消費者莫如今年中日本國民快餐吉野家牛丼的「大盛」和「特盛」,分別加價至七百四十日圓和九百三十八日圓。
不過二二年接任薩利亞社長的松谷秀治上場後,提出「維持低價路線」和「減少菜式數量」為主要策略,明言不會加價,主菜價格維持二百至三百日圓之間,任飲自助飲品區也只需二百日圓,用餐更不限時,集團應對的策略是控制好成本及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松谷秀治的策略,其實沿襲創辦人正垣泰彥的定價哲學。他認為薩利亞的產品減價固然可增加銷量,但減到某個水平顧客就不會再加點,這個就是客人覺得「抵食」的價格水平,亦是餐廳可獲得合理利潤的價位。

要將價格長期維持在顧客覺得物超所值的水平,必須不斷提升效率和嚴控經營成本。這方面薩莉亞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將餐廳的經營流程做到高度標準化,堪稱「超級工藝」。例如集團要求青瓜從「切片」改為「掰斷」,藉此省去員工洗刀和砧板的時間與水費。
至於利用中央廚房大量生產預製菜,更是薩利亞降低成本最重要一環,甚至是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尤其是在食材成本持續上漲的大環境下,預製菜模式幫助薩莉亞實現規模化採購和生產規模效益。除了墨爾本的食品加工廠,薩莉亞同時自設農莊種植蔬菜,山梨縣則有酒莊釀造葡萄酒,總之盡可能自給自足,省卻中間人成本。

中央廚房成撒手鐧
早於九十年代,薩莉亞已大舉投資中央廚房,將大部分食材預製成半成品,然後統一派送到各門市,此舉令每間餐廳毋須用高薪聘請專業廚師,亦可減省後廚面積,降低租金。
薩利亞的廚房員工主要負責將預製菜加熱,因此其廚房以「無刀」聞名。前台侍應則負責樓面服務,這方面薩利亞同樣一絲不苟統一標準,甚至成立專門負責提升效率的工學部,埋首研究如何將每個作業流程在最少時間內完成。這種營運模式不僅大幅降低薪酬開支,還實現出餐速度的極致化,從點餐到出餐可控制在八分鐘以內。
近年薩莉亞再進一步,大力投資數字化轉型,目前約七成日本門店已設有掃碼點餐、自助收銀等設備,進一步減省人力成本。

雖然薩莉亞因高性價比而深得日本人歡心,餐廳多年來不乏為人詬病的事件。例如有食客在東京薩莉亞用餐時,發現沙律中有一隻右後腳受傷的青蛙從盤中跳出,集團其後證實事件並致歉。本港亦有網民聲稱在薩莉亞外賣pizza回家後,發現疑似未焗熟。
由於薩莉亞的價格便宜,消費者往往對其經營瑕疵格外寬容,不少日本網民甚至擔心集團長期不加價,有朝一日會倒閉,公開呼籲酌情調高售價多賺一點。其實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展望二六年財政年度,薩莉亞預計營業利潤將達一百九十億日圓,按年增長兩成二,超出市場預期。
同用預製菜內地西貝陷誠信危機
雖然都用預製菜,內地中國連鎖餐飲品牌「西貝莜麵村」跟薩利亞的命運完全不同,前者鬧出預製菜風波後,慘遭消費者和網民口誅筆伐,淪為一場典型的公關災難。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薩利亞性價比高兼擺明車馬用預製菜,後者不單收費高昂,創辦人更公然說謊。
西貝莜麵村早前被內地網紅質疑使用大量預製菜後,西貝創辦人先是公開否認,甚至擺出開誠布公姿態,邀請傳媒參觀廚房,但過程中媒體竟發現廚房有衞生問題,兼且使用大量預製食材。


事件曝光後,西貝馬上暫停開放後廚參觀,最終要公開發出道歉信,坦承應對不當,承諾盡可能將中央廚房的加工工藝調回門店現場,又將部分菜品改為現做,並大幅下調部分菜品的價格。然而品牌已出現誠信危機,有報道指西貝生意斷崖式下滑,每日虧損數百萬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