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00 2025-05-17

上月螞蟻集團入主「香港最後一間華資大行」耀才證券(1428)擬與富途(FUTU)爭奪市場,即惹來市場無限憧憬,狂炒螞蟻借殼耀才上市,股價極速爆升超過兩倍。
眼見耀才復牌後大炒特炒,加上傳出螞蟻集團有意分拆國際業務上市,其他「螞蟻概念股」都紛紛落鑊,持有萬通保險的雲鋒金融(0376)不足一個星期已飆升一點四倍,間接持有螞蟻集團股份的中國動向(3818)亦累升逾兩成。
螞蟻集團如何部署在港發圍,現階段只是乾炒概念,至於「挑機」富途,之前背靠騰訊(0700)的Webull、京東(9618)的老虎證券、阿里(9988)的長橋、新浪的華盛等一批新興互聯網券商,攻港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專家提醒「螞蟻概念股」只宜小注短炒,兼要嚴守止蝕。


本港證券界再起風雲,由馬雲創辦的螞蟻集團上月入主華資證券一哥耀才證券,主席葉茂林以每股三點二八元,較停牌前溢價約一成八,將手上百分之五十點六股份出售給螞蟻控股,涉資二十八點一五億元,變相賣盤。
耀才復牌後狂飆,當天高開近六成一,全日大漲八成二,單日成交額達三十五億元,隨後資金繼續湧入炒作螞蟻集團透過耀才與富途爭奪市場,甚至借殼耀才上市。
富途在美股的市值約一千一百二十億港元,耀才未炒高前市值僅數十億,若然耀才成為螞蟻的上市旗艦,市值便有大漲空間,刺激耀才股價一度高見八點七三元,比停牌前足足炒高逾兩倍,及至上周四炒風才開始歇息。
眼見耀才爆炒,加上不少股民仍以為蟻螞集團由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揸弗,另外兩隻與螞蟻集團相關的概念股乘勢炒起,包括持有萬通保險的雲鋒金融,以及從事運動服裝銷售的中國動向,前者的母公司雲峰基金是螞蟻集團的投資者,中國動向則間接持有螞蟻集團股份。其中雲鋒金融的股價自螞蟻集團入主耀才後,累計升幅已超過一點四倍,至於中國動向亦升了近兩成四。

傳分拆國際業務上市
其實去年一月螞蟻集團的股權結構已出現變動,集團公布了一則《關於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當中最重要的消息涉及分開馬雲及其一致行動人士共同行使的股份表決權,簡言之是馬雲持有的投票表決權由百分之五十三點四六大降至百分之六點二○八,馬雲不再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此外,螞蟻與阿里進一步「切割」,螞蟻七名管理層全部退出阿里的合夥人團隊。
隨着螞蟻集團不再「姓馬」,金融界一直憧憬集團會捲土重來上市,但現階段借殼耀才的可能性並不高,去年底螞蟻集團亦曾在官方微博澄清,公司並沒有上市計劃,更不存所謂的「借殼上市」。
相反,市場近日傳出螞蟻集團擬將螞蟻國際分拆獨立在港上市,現正與監管部門溝通。據《財新社》報道,在新加坡註冊的螞蟻國際收入約佔螞蟻集團兩成, 擁有Alipay+、安通環球(Antom)和萬里匯(WorldFirst)及Bettr四大核心產品,覆蓋C端支付、B端收單、B2B收付兌等跨境支付服務。
有金融業人士分析,螞蟻集團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數字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單是旗下支付寶便有數億用戶,不排除日後與耀才證券對接,為後者帶來幾何級數的客戶增長,此外螞蟻集團在區塊鏈、大數據、風險管理等的優勢有助提升耀才現時的交易系統,雙方日後更可合作推出理財產品食大茶飯。

前車之鑑適可而止
不過國農證券投資經理方澤翹稱,幾隻螞蟻概念股暫時只是炒憧憬,「大家都不知螞蟻入主耀才後做甚麼,正因為炒憧憬,所以股價波動好大。」

螞蟻集團近年在香港相當積極,業務遍布保險、虛擬銀行及支付工具,包括雲鋒金融、萬通保險、螞蟻銀行,以及AlipayHK。根據AlipayHK的介紹,目前全港有逾十五萬間商戶支援AlipayHK,搭公共交通、跨境支付、P2P轉帳及繳交費用等都可以用
AlipayHK,加上可在內地使用,成為港人北上消費的重要工具。

二○年十月,當年如日方中的螞蟻集團一度在上海及香港同步展開上市,上市估值超過兩萬億元人民幣,但正式上市前被叫停,隨後螞蟻開始經歷了調查、罰款、整改等一系列官方行動,管理層亦陸續被監管當局約談,並要求螞蟻集團進行業務整改。
二三年中央對螞蟻集團罰款約七十一億元人民幣,意味對集團長時間的監管整改告一段落,此後不時傳出螞蟻集團有意重啟上市的消息,惟集團多次闢謠否認。
與今次炒螞蟻概念相似,有一段時間市場瘋狂炒作阿里巴巴入股的概念,例如一四年阿里聯手雲峰基金,以每股○點三元入股中信21世紀改名阿里健康(0241),股價一度炒高近十倍;之後還有入股文化中國傳播改名阿里影業(1060)等,股價同樣一度倍升。
不過這批阿里概念股瘋狂過後大都無以為繼,高位接火棒的股民損失慘重。方澤翹說︰「炒這類股份最緊要嚴守止蝕及識止賺,通常散戶都是一窩蜂去炒,好像今次耀才,大家都不知道螞蟻集團會如何搞,總之炒了先算,日後發展一旦不如市場預期,股價就會暴跌,高位接貨想走都走不了,所以只宜小注一博,勢色不對就要即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