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心意︱黃庭桄

生命是何等脆弱,怎樣想強留,也終究是留不住,只得以淚眼目送曾結緣共行的身影。

然而,在即將分離的十字路口,我們還是會千方百計,去奢望生命能夠再活長一些、見多一些面……

如果是基督信仰,會把一切交託給神,不斷禱告,祈求神可以彰顯大能,令病者早日康復,生活重回正軌。假使壽緣將盡,也想死後能重返天家,回到神的懷抱裏。

信菩薩的話,會到寺廟點一個塔香,高高掛在廟堂裏,希望裊裊煙香,能不負所託把心中期盼,送到天庭,好讓諸天仙佛庇佑。

也有人會在菩薩聖像的座前,點一盞祈福蓮花燈,在許願紅卡上,寫滿「逢凶化吉」、「大步檻過」、「身體健康」等吉祥字句,集氣給力。

想親力親為,自己盡一點綿力,也有人會選擇沐手焚香,坐在暗燈下,拿起一本佛經,喃喃細讀,然後把唸經的功德,迴向給正在病榻抗戰的病者。

佛經的字太細嗎?有老花嗎?盤膝唸經會腳痹嗎?不用擔憂,只要精誠所致,總會找到為病者祈福的方法。

假使病者已躺在床上軟弱無力,沒法再做甚麼善事去增加福報延壽,作為身邊的家人或朋友,都可以用病者的名義,去樂善好施,捐錢給其他有需要的人,或助建廟供僧,廣種福田。

丁子高是有心人,當知道前亞洲電視執行董事盛品儒病重時,他即以盛品儒的名義,捐出$3800,去為居於川藏偏遠山區的僧人,捐贈保暖大衣,只因那些地區每年冬季長達8個月,低溫可達零下20度。

在佛教中,供養僧人衣物,是一種極具慧命的善行。丁子高為盛品儒結下善緣,種下福報,相當有心,也有智慧。即使盛品儒於本週一(18日)凌晨撒手塵寰,他至少已帶着丁子高的心意遠去,正如盛的遺孀蔡一鳳所說:「他辭世時唇角含笑,眉目舒展⋯⋯此別並非永訣,而是待見,來世街角,我們終將重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