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黃金周的香港街頭,處處洋溢熱鬧都會氣息,尤其在中環、銅鑼灣與尖沙咀等核心地段,名店門前人頭湧湧,遊客手挽購物袋,穿梭於霓虹與櫥窗之間,臉上盡是流連忘返的歡悅和笑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回盪的不僅是國歌的雄壯旋律,更交織出一座國際都會的繁華脈動與經濟活力的明快節奏。

根據特區政府數據,黃金周單是首四天,內地訪港旅客便達八十七萬七千人次,比去年上升逾百分之七,而海外旅客亦有約十二萬六千人,按年升超過百分之三十。本文成稿時,黃金周尚未結束,但估計整體遊客數量相當可觀。
特區政府自二○二三年初啟動「您好,香港」大型宣傳攻勢,便一鼓作氣,接連推出「夜繽紛」、「熊貓旅遊」、「盛事之都」、無人機匯演等重點項目,藉以重新吸引遊客回來。從國慶黃金周的客量來看,這些措施都發揮成效,證明走對了路。政府乘勝追擊,在上月施政報告中提出「無處不旅遊」概念,推動遊艇經濟、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生態+旅遊」等多元旅遊模式,令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當局拓展生態旅遊的同時,亦肩負自然生態守護者的角色。黃金周期間西貢橋咀洲發現有遊客踐踏和濫捕海洋生物,漁護署和警方等部門馬上展開聯合行動,加強巡查和宣傳,防止事件重演。香港生態資源保存良好,生機盎然,正正就是香港吸引天下遊客的獨特風韻之一。
常言道,人流即是錢流。早前公布的八月零售數據,總銷貨價值達三百○三億元,按年上升百分之三點八,優於市場預期,不僅是連續四個月的正增長,更是二十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具體商品分類,當中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升幅最大,達到百分之十六點四。以旅客所見的笑臉來測度經濟的溫度,往往準得無比,香港八月零售數據亮麗,與旅遊業逐漸回暖息息相關,而從黃金周的人潮來看,十月零售業的數據,相信不會差到哪裏去。
今年的十一國慶黃金周,還呈現出另一道明媚風景線 — 金融市場穩步上揚,十月首日開市,恒生指數升穿二萬七千點,創逾四年新高。雖然其後略見回落,但比八月底已累積上升逾一千八百點(截至十月六日)。當然,股市有上有落,且受許多不同因素影響,無人能有水晶球預知未來走勢,但金融市場氣氛顯著改善、零售市道連月增長,以及旅遊業復甦在望,這些數據宛如一個棱鏡,某程度折射出香港整體經濟正循穩中向好的軌迹前進。
風雨過後,方見彩虹。香港早年經歷全球疫情大流行衝擊,但在全港市民同心協力、逆境自強下,這座城市已重拾節奏,砥礪前行。期望下一年的十一國慶黃金周,笑臉更多,金光更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