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是生活的一部分,美好的音樂及音質不僅是一種生活儀式感、一種禮儀、一種表達自我的語言、更有舒壓的作用。消費者對耳機產品的要求嚴苛絕對是正常,不但要音質出眾,更要設計吸睛。
在2020 年創立的的新鋭數碼產品品牌Nothing,其手機與耳機系列一向以前衛美學與創新功能為消費者帶來驚喜。Nothing最新推出的Headphone (1)首款 Over-Ear 耳機,可以說是量身打造的「聲」級潮物。這款與英國傳奇音響品牌KEF合作的作品,不僅繼承了Nothing標誌性的透明美學,配上KEF調音技術,更在音質、續航和智能交互方面帶來多重突破。
消費者體驗新突破: 改寫市場遊戲規則
自己一向喜歡透過聽音樂,寫文章、做文案,音樂就是啟發靈感的泉源。
Nothing最新推出的Headphone (1)可說是聲學技術跨界合作,Nothing跟的介擁有超過 60 年專業經驗的高保真音響先驅品牌KEF,成為首款合作誕生的產品。其調校的40mm動圈單元配合4麥克風降噪系統,打造沉浸式音效。在所有模式下(包括主動降噪、通透模式及空間音效)皆能呈現豐富自然的音質,擁有深沉低音、細膩中音與清晰高音,而精密阻尼系統與高線性懸吊結構進一步降低失真,確保每首曲目都原汁原味呈現。
功能上, Nothing將手機的Essential按鍵概念延伸至耳機,側面滾輪+撥桿的組合實現「單手盲操」所有功能。這種去除觸控、回歸實體按鍵的交互設計,既是對過度數位化的反思,也精準擊中香港用戶追求「高效直覺」的使用習慣。特別優化的頭部追蹤空間音訊,更讓沉浸式體驗不再局限於蘋果系。同時,配上35小時ANC續航+80小時普通模式,配合5分鐘快充即可播放2.5小時。
可穿戴科技藝術化
外觀上,Nothing Headphone (1)以標誌性透明設計打破傳統耳機框架,將科技產品昇華為潮流配飾。這種「可視化科技」美學不僅滿足Z世代對個性化裝備的需求,更開創了「科技穿戴化」新趨勢,讓耳機從功能配件轉變為時尚單品,融合復古卡帶元素。
從市場及商業的角度來看,今次Nothing透過與KEF的策略聯盟,示範了如何用「設計+聲學」雙元素突圍高端耳機市場。這款產品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一方面刺激傳統音響品牌加速消費化,另一方面迫使Sony、Bose等大廠重新審視產品美學。對香港市場而言,其$2,000左右的定價策略更可能重塑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認知,推動中高階耳機市場洗牌。
香港作為亞洲潮流與科技的交匯點,同時耳機市場一向競爭激烈,Nothing Headphone (1)今次跟KEF合作,有KEF調音的專業背書,不但針對都市生活優化的實用功能,融合英倫聲學底蘊與科技潮牌基因的耳機,是一個決心改寫市場格局,更可能開展下一波「可穿戴科技藝術化」的生活態度。
艾明資本董事總經理庾婉華(Avy Yu)
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現時為專業投資者,金融財務學碩士,定期撰寫內地文章並每月錄得近百萬閱讀量。筆者並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專長引入及深化投資者關係及企業融資策劃方案。投資涉及風險,本文內容為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