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的聚會 | 趙麗如

工作朋友及個人好朋友,向來要分清楚。中年以後,工作朋友越來越多,個人好朋友買少見少。最近女性好友「Y」移民後回港探親,相識多年,我們怎樣忙,也找了個時間午餐聚了聚。好友「L」也有出席。兩位老友是女兒幼稚園同學的母親,我們認識了10多年,大家也「入伍」了,由點頭之交到閨密很難得。

甫坐下,我單刀直入:「吃甚麼,一人點一至兩樣。」然後大家珍惜相處時間:每人逐位家人的狀況報告一次、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用了甚麼護膚品、護髮素、在吃甚麼補身等,清清楚楚,輪流發言,絕對沒有冷場。

「Y」說:「我個朋友個女結婚,在那酒店擺酒,超正,我們下次去那兒晚飯。」「我在試新的面霜。」「L」說。我想起手袋內也有自己在試用的另一品牌試用裝,興之所至,馬上拿出分享。「我下次買給你們。」我說。我心裏有點愧疚,我這個「無心肝」,應該一早買定那禮物才見她們。 不過,我的老友們也知我「大頭蝦」,個個老友真心不介意,我更抱歉,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幸福。

護膚、補身、修身與旅行,向來是重點。 間中,好友們也會交換各地生活情報或時事焦點。最精采當然是談丈夫近況、子女的「男、女朋友」及其他家長朋友的近況等。「有沒有見過某某,聽說……病了」、「誰誰的兒子好像有點……」。

最後,一定有個交換禮物環節,即使沒有節日,大家也會買一些小禮物以表心意。

吃完飯,看似一場膚淺的吃喝玩樂八卦聚會,實際是大家在生活中,找到幾個可以無所不談,大家也會把遇到的人和事,一起分享,一起研究,一起互想學習及交流,又不怕對方「怎樣看自己」的知己朋友。

離開午飯,我再收到她們的短訊:「多謝您的禮物。您人太好,我們要珍惜您。」

我感到很溫暖。

過時過節,朋友之間都會買些小禮物交換,以表心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