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學 | 沈慧林

在探討中華文化的深邃哲學時,我們不得不提及「上善約水」與「上治約水」這兩個概念。它們雖然只有一個字之差,卻代表了截然不同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而這兩個概念的出處,均源自古代的經典著作。

首先,「上善約水」這個表述,其實是對《道德經》中「上善若水」的一種理解和延伸。《道德經》第八章明確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裏,老子用水來比喻至高的善,強調水滋養萬物而不爭強好勝的特質。

「上善約水」與「上治約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

而「約」字,則可以理解為「約束」或「簡約」,暗示着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需要自我約束和簡約生活,以達到內心的平和與社會的和諧。

然而,在深入研究《道德經》的過程中,有學者發現了另一個相似的表述—「上治約水」。這一表述在某些版本的《道德經》中出現,如帛書甲本等。這裏的「治」字,與「善」字相比,更着重於治理、調和的意味。因此,「上治約水」可以被理解為一種以無分別心去治理和調和自我與萬物的哲學。

「上善約水」所代表的,是人們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所展現的態度與智慧。然而,如前文所述,這種追求往往容易讓人陷入分別心的境地。當我們努力去做一個「善人」、去追求「至善」時,無形中會對事物進行好與壞、優與劣的評判。這種評判便是分別心的體現,它讓我們在行善時心生計較和比較,甚至因此產生傲慢與偏見。

相較於「上善約水」,「上治約水」則更強調一種無分別心的處世哲學。這裏的「無分別心」並非指對事物漠不關心或混淆是非,而是一種超越個人主觀偏見和執着的心態。它啟示我們以平等、客觀的心態去看待和處理問題,不因個人喜好和偏見而有所偏見。這種無分別心的處世智慧,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接納不同的觀點和文化,也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

透過「上善約水」與「上治約水」的探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追求善與治理自我的過程中,保持無分別心是至關重要的。無分別心能讓我們更公正、寬容地面對世界的多元性,減少因分別心而產生的衝突與矛盾。這種處世智慧與哲學,對於我們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內心平和與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上善約水」與「上治約水」雖然出處不同、表述有異,但它們都蘊含着深厚的哲學思想和處世智慧。在追求善與治理自我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學會汲取這兩種哲學的精髓,以無分別心的態度去面對世界的紛繁複雜,實現內心的平和與社會的和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