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藝術發展隨筆 │ 陳祖泳

香港位於亞洲心臟地帶,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享簡單稅制,例如對藝術品的拍賣不會像其他地方抽增值稅、商品稅、入境稅等。加上港人近年對藝術發展的關注,短短20年內,香港晉身全球藝術市場前三名,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藝術品拍賣營業額成績驕人,對協助中國畫家冒起,和外國畫家看齊,功不可沒。

近年,港人對藝術發展越趨濃烈。Art Basel是國際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博覽會,選中了香港,收購了「香港國際藝術展」,成為港人趨之若鶩的盛事,而在香港社交圈子裏,談及藝術和藝術家是極為普遍及時尚。正是這種風氣使得國際藝術博覽會和畫廊紛紛選擇在香港設立據點。香港作為藝術市場中心可以再上一層樓嗎?首先,香港可以考慮將其他亞洲國家視為「合作夥伴」,通過促進區域間合作與交流,擴大整個藝術市場。如果我們希望在全球藝術市場上攀升,可考慮與亞洲其他國家成員攜手合作,因為東南亞有些國家沒有完善的藝術架構幫助他們的藝術家打開外國市場。

202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張大千畫作,共收港幣2.95億元,其中張大千的「秋山夕照」以港幣1.99億售出,令東南亞藝術家大開眼界。香港如果主動向東南亞著名的藝術家招手,在香港為他們策覽、售賣藝術品。這將會是利己利人的做法。得悉康文署會舉辦「中華文化節」,我十分贊同。但這件事令我想起法國政府則舉辦兩個不同節日,一個叫French May法國五月藝術節,和我們的中華文化節很相似,也是推廣法國文化;另一個叫Fêtede la Francophonie是「法語世界同樂節」,用法語為主題來宣揚法國文化。事實香港可以參考法國的經驗,由港府牽頭創建一個「華語節」,每一年以一個地方方言為主題。全球有13億母語是華語使用者,很多在外地移民不懂中國文化,但可以說不同省份的華語。適逢最近阿里大文娛聯合多家香港文化娛樂公司共同發起「港藝振興計劃」,可否要求電影業界開始在世界不同城市的華人地區創立一個香港牽頭的「華語節」,再加插一些不同類別的文化表演。

Khanna(2019)曾說:「19世紀,世界歐洲化;20世紀,世界美國化;現在,世界正亞洲化。」如果華語節成功的話,將喚起這些外國華人聚焦香港,對香港藝術發展很有幫助。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度策劃「中華文化節」,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

阿里大文娛聯合多家香港文化娛樂公司共同發起「港藝振興計劃」,未來5年將投入不低於五十億港元,支持香港文化娛樂業發展。

Art Basel成為港人趨之若鶩的藝術盛事。

張大千的《秋山夕照》以港幣1.99億售出,令東南亞藝術家大開眼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