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6:28 2025-11-05
發佈時間:16:28 2025-11-05
發佈時間:16:28 2025-11-05
小時候,我抗拒米飯與肉。長輩為我煮了一道「豉蒜豆卜」,我竟因此吃完一整碗飯。長大後,再沒有人為我煮這道菜,我試着自己做,卻總是做不出當年的味道。
後來當了廚師,以為技藝進步了,要重現記憶中的味道應該不難。誰知,即使調味與火候都對了,豆卜皮依然粗糙,豆香也不足。
直到認識一位豆腐世家的朋友,經他指點,才明白問題在豆卜本身。
以前製作豆卜,會先將鹽鹵豆腐切粒、浸水,瀝乾後用不溫不火的油溫慢慢炸至鼓起。而現代製作豆卜,為了因應市場需求、加快產能,會加入膨脹劑。豆卜一經膨脹,便須以高溫快速油炸,導致外皮粗糙;而膨脹後的豆卜內裏空心,雖然容易吸收醬汁,卻也讓豆香被豉蒜味完全掩蓋。
我這才驚覺,我懷念的不只是那味道,更是那份不趕時間、不為效率而犧牲細節的傳統做法。
於是,我開始尋找沒有添加膨脹劑、色澤淺黃的豆卜。原來,答案一直藏在食材裏,只是我們習慣了快,忘了有些味道,急不來。
終於,我重現了記憶中的那道菜。它不只是一道菜,更是一個提醒:有些傳統之所以美好,正因為它不迎合速度,堅持保留本來的質地與香氣。下星期三,《靈山港味道》將與你分享這道菜,同時也分享一種不急不躁的生活態度。
相關閱讀:爆漿豆腐的港泰美日四式滋味【靈山港味道】
食物和時間,結合下奏寫一個個不一樣的故事,潛藏心底最深的記憶,不一定如影隨形,嚐到的一剎,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情,幕幕湧現。愛情及瘦身食譜作家周靈山,追憶似水年華的香港味道,以或許幾被遺忘的食材,以創新方式入饌,在傳承和延續間,將香港味道背後的感動重新體驗。
周靈山,愛情及瘦身食譜作家、食品研發師、纖廚教室及周靈山食品創辦人,致力用系統和科學將中式點心和本地懷舊食物活化,讓它們與時並進,延續下去。

重現豉蒜豆卜的傳統風味

周靈山,愛情及瘦身食譜作家、食品研發師、纖廚教室及周靈山食品創辦人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