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6:36 2025-02-21

港人的旅遊熱點如日本、台灣都正在爆發流感疫情令人關注。有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市民都不會在外遊前進行旅遊醫學諮詢,反映普遍人低估了旅遊期間的健康風險。專家指出,旅遊期間一旦受到流感及肺炎球菌侵襲,可造成嚴重感染,呼籲出發前做足保護措施,以免外遊時因言語障礙而耽誤治療。
調查揭露外遊前甚少進行旅遊醫學諮詢
香港疫苗及旅遊醫學會本月在旺角隨機訪問124名市民,了解大眾外遊前有否進行旅遊風險評估,結果發現,僅得12%受訪人士認識甚麼是旅遊醫學,3%受訪者表示外遊前會考慮進行旅遊醫學諮詢,但實際上只有少於1%人士表示曾於外遊前進行旅遊醫學諮詢。調查又揭露僅5%人知道到前往個別國家,需接種特定疫苗作保護,並有多達85%人表示即使到高風險地區也不考慮接種相關疫苗。另外,只有33%受訪人士知道現時有哪些地區出現疫情爆發。
該會會長、國際旅遊醫學及疫苗注射專家梁家偉表示,市民外遊前,可先參考紅綠燈的風險評估系統,包括從三大方向評估相關風險,包括為旅遊地區、個人健康及可預防疾病作出評估。若評估後的風險較高,尤其到人多擠迫的地方,便應在出發前採取保護措施,包括準備應急藥物,接種相關疫苗,例如注射肺炎球菌、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疫苗,從而減低受感染風險,或染病後的嚴重程度,甚至預防併發症。
外遊感染病毒和細菌可增加併發症風險
外遊感染流感併發肺炎的個案偶有發生,嚴重可以致命。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及傳染病科主管孔繁毅指出,人體同時受到病毒和細菌合併感染,臨床症狀會更嚴重,若身處較偏遠的旅遊地點而未能立刻獲得適當治療,有機會增加入院或死亡風險。他指出,肺炎球菌是本港最常見引致肺炎及其他嚴重感染的細菌之一,除了可引起肺炎外,還可致鼻竇炎、中耳炎、腦膜炎、菌血症等嚴重感染,不容忽視。
除了接種預防疫苗外,香港疫苗及旅遊醫學會高級講師、英國註冊藥劑師黎倚華補充,市民外遊前,要留意旅遊當地的傳染病爆發情況,並參考其學會關於港人熱門旅遊地區的疫苗接種指引。同時要了解當地醫療設施和醫療體系;注意食物及個人衞生;保持與家人、朋友或旅伴通訊和互助。旅遊期間出現不適,例如有傷風感冒症狀,應及早服用攜帶的應急藥物作紓緩。至於長期病患者、免疫力較弱人士,外遊前應諮詢醫生的意見。
